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数据流分类技术的评价模型设计及其实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2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2 数据流挖掘系统综述第13-26页
    2.1 问题的定义第13-15页
    2.2 大规模在线分析系统MOA第15-16页
    2.3 数据流分类算法第16-21页
        2.3.1 Hoeffding树算法第16-19页
        2.3.2 VFDT和CVFDT第19-20页
        2.3.3 VFDR(Very Fast Decision Rule)规则算法第20-21页
        2.3.4 组合(集成)分类器第21页
    2.4 数据流聚类算法第21-23页
    2.5 数据流概念漂移算法第23-24页
    2.6 本章总结第24-26页
3 数据流分类算法的评价模型第26-37页
    3.1 评价策略第26-31页
        3.1.1 扣留式测试评价策略Holdout第26-28页
        3.1.2 交错式评价策略Prequential第28-30页
        3.1.3 有控制的排列评价策略第30-31页
    3.2 性能评价指标第31-36页
        3.2.1 ROC曲线第33-34页
        3.2.2 F测量(F-measure)第34页
        3.2.3 Kappa统计值(名称型类属性)第34-35页
        3.2.4 资源消耗成本RAM-Hours第35-36页
    3.3 本章总结第36-37页
4 基于数据流分类算法评价模型的改进第37-44页
    4.1 面向平衡准确率的评价模型-BalancedAccuracy第37-38页
        4.1.1 计算方法简介第37-38页
        4.1.2 BalancedAccuracy评价的意义第38页
    4.2 数据流环境下的AUC评价模型-AUC2Stream第38-43页
        4.2.1 计算方法简介第38-39页
        4.2.2 数据流环境下AUC评价模型的改进-AUC2Stream第39-41页
        4.2.3 AUC2Stream评价的意义第41页
        4.2.4 AUC2Stream评价模型伪代码第41-43页
    4.3 本章总结第43-44页
5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4-59页
    5.1 实验平台第44页
    5.2 实验数据第44-51页
        5.2.1 真实数据流数据第44-48页
        5.2.2 人工数据流生成器第48-51页
    5.3 BalancedAccuracy与AUC2Stream评价模型的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5.4 本章总结第57-59页
6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A第65-6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属性加密的虚拟实验室访问权限控制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电站三维辅助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