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Blanc氯甲基化反应 | 第11-15页 |
1.2.1 氯甲基化反应试剂 | 第12-14页 |
1.2.2 氯甲基化反应催化剂 | 第14-15页 |
1.2.3 氯甲基化反应溶剂 | 第15页 |
1.3 PPS改性方法 | 第15-18页 |
1.3.1 共混改性 | 第16页 |
1.3.2 填充改性 | 第16-17页 |
1.3.3 化学改性 | 第17-18页 |
1.3.4 表面改性 | 第18页 |
1.4 离子交换纤维的应用 | 第18-23页 |
1.4.1 应用于有害气体的吸附 | 第18-19页 |
1.4.2 应用于金属的富积 | 第19页 |
1.4.3 应用于催化合成 | 第19-20页 |
1.4.4 应用于工业废水治理 | 第20-21页 |
1.4.5 应用于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 | 第21-22页 |
1.4.6 应用于其它方面 | 第22-23页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1.6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3-24页 |
2 PPS纤维的氯甲基化反应研究 | 第24-40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实验所用材料和试剂 | 第25页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5-26页 |
2.2.3 氯甲基化试剂 1,4‐二氯甲氧基丁烷的合成 | 第26页 |
2.2.4 常压体系PPS纤维氯甲基化 | 第26页 |
2.2.5 密闭体系PPS纤维氯甲基化 | 第26页 |
2.2.6 BCMB和CMPPS纤维的表征 | 第26-27页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38页 |
2.3.1 BCMB的合成机理 | 第27页 |
2.3.2 CMPPS纤维的合成机理 | 第27-28页 |
2.3.3 BCMB的红外分析 | 第28-29页 |
2.3.4 纤维的红外分析 | 第29页 |
2.3.5 纤维的元素分析 | 第29-30页 |
2.3.6 纤维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30页 |
2.3.7 常压体系PPS纤维氯甲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30-35页 |
2.3.8 密闭体系PPS纤维氯甲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第35-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PPS基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第40-47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3.2.1 实验所用原料和试剂 | 第4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3.2.3 PPS基氨基吡啶纤维的合成 | 第42页 |
3.2.4 PPS基氰基胍纤维的合成 | 第42页 |
3.2.5 QAPPS、DCDAPPS纤维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42页 |
3.2.6 纤维结构和性能表征 | 第42-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3.3.1 QAPPS、DCDAPPS纤维的合成机理 | 第43-44页 |
3.3.2 红外分析 | 第44页 |
3.3.3 元素分析 | 第44-45页 |
3.3.4 热重分析 | 第45-46页 |
3.3.5 纤维外观形貌表征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QAPPS纤维对Cr(VI)和As(V)吸附性能研究 | 第47-60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4.2.1 实验所用原料和试剂 | 第47-4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4.2.3 溶液中吸附质含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4.2.4 QAPPS纤维对Cr(VI)和As(V)吸附性能的测定 | 第49-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4.3.1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2 吸附动力学 | 第52-54页 |
4.3.4 吸附等温线 | 第54-55页 |
4.3.5 吸附机理研究 | 第55-56页 |
4.3.6 洗脱再生性能的测定 | 第56-57页 |
4.3.7 纤维用量对除净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8 吸附Cr(VI)和As(V)纤维的EDS分析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