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免疫疗法论文

抗VEGF与IL-10主动免疫对HPV感染肿瘤模型的作用及碳、氮源对酵母高密度发酵与不同启动子指导的HPV16 L1表达的影响

第一部分 抗VEGF与IL-10主动免疫对HPV感染肿瘤模型的作用第8-57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6页
        1.1 肿瘤微环境第11页
        1.2 IL-I0功能及其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第11-12页
        1.3 VEGF功能及其在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第12-14页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页
            1.4.2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4.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34页
        2.1 实验材料第16-17页
            2.1.1 实验质粒、菌株、细胞株第16页
            2.1.2 实验动物第16页
            2.1.3 实验试剂第16-17页
                2.1.3.1 酶及抗体第16页
                2.1.3.2 试剂盒第16-17页
                2.1.3.3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17页
        2.2 主要仪器设备第17页
        2.3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3.1 IL-10及VEGF抗原肽的分析确定与合成制备第17页
            2.3.2 引物的合成第17-18页
            2.3.3 IL-10全基因合成第18页
        2.4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HBcAg-KKK、HBcAg-VEGF第18-23页
            2.4.1 退火复性第18-19页
            2.4.2 酶切反应第19页
            2.4.3 酶切产物回收第19-20页
            2.4.4 连接反应第20页
            2.4.5 感受态制备第20-21页
            2.4.6 转化实验第21页
            2.4.7 质粒提取第21-22页
            2.4.8 酶切鉴定第22-23页
        2.5 构建表达重组硫氧还蛋白融合蛋白Trx-IL10的质粒第23-24页
            2.5.1 酶切反应第23页
            2.5.2 酶切产物回收第23页
            2.5.3 连接反应第23-24页
            2.5.4 转化实验与质粒提取第24页
            2.5.5 酶切鉴定第24页
        2.6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鉴定第24-25页
        2.7 病毒样颗粒的纯化第25-26页
            2.7.1 硫酸铵盐析法初步纯化重组蛋白第25-26页
            2.7.2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再次纯化重组蛋白第26页
        2.8 病毒样颗粒的鉴定第26-27页
            2.8.1 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6页
            2.8.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26-27页
        2.9 蛋白浓度测定第27页
        2.10 Trx-IL10样品的表达及纯化第27-28页
        2.11 Western检测目的蛋白第28-29页
        2.12 抗原肽与病毒样颗粒的化学偶联第29页
        2.13 TC-1肿瘤细胞培养第29-30页
        2.14 小鼠预防性免疫实验第30页
        2.15 小鼠移植肿瘤模型的建立第30页
        2.16 预防性实验效果评价第30-34页
            2.16.1 小鼠肿瘤体积测量第30页
            2.16.2 小鼠全血血清制备第30页
            2.16.3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第30-31页
            2.16.4 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T细胞的水平第31-32页
            2.16.5 流式细胞术检测TH2细胞分泌水平第32-33页
            2.16.6 石蜡切片第33-34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4-51页
        3.1 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第34页
        3.2 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并鉴定可溶性第34-36页
        3.3 蛋白纯化第36-38页
            3.3.1 硫酸铵盐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第36-37页
            3.3.2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第37-38页
        3.4 病毒样颗粒的鉴定第38-40页
            3.4.1 HPLC分析病毒样颗粒的存在与纯度第38-39页
            3.4.2 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样颗粒第39-40页
        3.5 重组蛋白Trx-IL10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与Q阴离子柱纯化第40-42页
            3.5.1 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Trx-IL10第40-41页
            3.5.2 重组蛋白Trx-IL10进行Q-Sepharose FF阴离子柱纯化第41-42页
        3.6 抗原肽与病毒样颗粒载体的化学偶联第42-43页
        3.7 疫苗免疫对TC-1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干预第43-51页
            3.7.1 疫苗免疫后特异抗体水平检测第43-44页
            3.7.2 疫苗预防性免疫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第44-45页
            3.7.3 肿瘤抗原特异细胞免疫应答第45-46页
            3.7.4 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第46-47页
            3.7.5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Th2细胞增殖情况第47-49页
            3.7.6 肿瘤组织石蜡切片经H&E染色观察肿瘤血管生成第49-51页
    第四章 讨论第51-55页
        4.1 靶向VEGF和IL-10的病毒样颗粒疫苗的构建第51-52页
        4.2 靶向VEGF和IL-10的疫苗免疫的效果评价第52-53页
        4.3 疫苗免疫抗肿瘤生长的效应机制评价第53-54页
        4.4 小鼠肿瘤病理切片评价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第二部分 碳、氮源对酵母高密度发酵及不同启动子指导的HPV16 L1表达的影响第57-82页
    摘要第57-58页
    Abstract第58-60页
    第一章 前言第60-65页
        1.1 HPV及其引起的疾病第60页
        1.2 HPV相关疫苗的研究和发展第60-61页
        1.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第61-62页
        1.4 毕赤酵母启动子研究进展第62页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第62-65页
            1.5.1 研究思路第62-63页
            1.5.2 研究目的第63页
            1.5.3 研究意义第63-6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5-68页
        2.1 实验材料第65页
            2.1.1 质粒和菌株第65页
            2.1.2 主要试剂第65页
        2.2 主要仪器第65页
        2.3 常用试剂配制第65页
        2.4 实验方法第65-68页
            2.4.1 种子液制备第65页
            2.4.2 小型发酵罐(1.5L)的高密度发酵第65-66页
            2.4.3 OD_(600)的检测第66页
            2.4.4 湿重检测第66页
            2.4.5 Western blot检测HPV 16L1蛋白的表达第66页
            2.4.6 软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及表达产量第66页
            2.4.7 HPV16L1蛋白初步纯化第66-68页
                2.4.7.1 溶液配制第66-67页
                2.4.7.2 初步纯化第67页
                2.4.7.3 电镜观察第67-6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68-77页
        3.1 具P_(TEF)/HPV16 L1表达单元的毕赤酵母利用不同碳源生长增殖情况第68页
        3.2 不同碳源利用条件下P_(TEF)指导的HPV16_L1蛋白表达率动态分析第68-70页
        3.3 不同碳源利用条件下P_(TEF)指导的HPV16_L1蛋白总产量动态分析第70-71页
        3.4 具P_(FLD)/HPV16 L1表达单元的毕赤酵母利用不同碳氮源的生长增殖情况第71页
        3.5 不同碳氮源组合下P_(FLD)指导的HPV16_L1蛋白表达率动态分析第71-73页
        3.6 不同碳氮源组合下P_(FLD)指导的HPV16_L1蛋白总产量动态分析第73-74页
        3.7 具P_(AOX1)/HPV16 L1表达单元的毕赤酵母菌体生长增殖情况第74页
        3.8 Western blot分析甲醇诱导毕赤酵母P_(AOX1)指导的HPV16_L1的表达第74-75页
        3.9 毕赤酵母在P_(AOX1)指导下利用甲醇诱导的HPV16_L1蛋白的纯化第75-77页
    第四章 讨论第77-80页
        4.1 启动子P_(TEF)指导下的HPV16L1蛋白表达第77-78页
        4.2 启动子P_(FLD)指导下的HPV16L1蛋白表达第78页
        4.3 启动子P_(AOX1)指导下的HPV16L1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78-79页
        4.4 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5.1 结论第80页
        5.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附录第85-93页
    附录Ⅰ 英文缩写词第85-86页
    附录Ⅱ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86-90页
    附录Ⅲ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90-91页
    附录Ⅳ 主要仪器第91-93页
致谢第93-95页
作者简介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分析及外周血中ctDNA的探索性研究
下一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对mRNA可变剪接调控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