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球形储罐动力响应及层间隔震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支架式储罐结构的震害分析 | 第11-12页 |
1.3 支架式储罐抗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层间隔震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1 层间隔震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 第13-14页 |
1.4.2 层间隔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支架式球形储罐模态分析与有限元验证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8-20页 |
2.2.1 模型具体参数 | 第18页 |
2.2.2 单元选取 | 第18-19页 |
2.2.3 有限元模型 | 第19-20页 |
2.3 自振周期计算 | 第20-26页 |
2.3.1 中国规范法 | 第20-21页 |
2.3.2 修正中国规范法 | 第21-22页 |
2.3.3 日本规范法 | 第22-25页 |
2.3.4 等效质量有限元法 | 第25页 |
2.3.5 自振周期分析 | 第25-26页 |
2.4 支架式球形储罐阻尼计算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支架式球形储罐动力响应分析 | 第30-4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有限元软件非线性分析 | 第30-32页 |
3.2.1 ADINA软件介绍 | 第30页 |
3.2.2 非线性分析 | 第30页 |
3.2.3 ADINA中的材料非线性 | 第30-31页 |
3.2.4 ADINA中的几何非线性 | 第31-32页 |
3.3 支架式球形储罐液体晃动分析 | 第32-33页 |
3.3.1 液体晃动的数学模型 | 第32页 |
3.3.2 液体的晃荡力 | 第32页 |
3.3.3 支架式球形储罐的动力平衡方程 | 第32-33页 |
3.4 支架式球形储罐非线性时程分析 | 第33-45页 |
3.4.1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 | 第33-34页 |
3.4.2 地震下液体晃动动力响应分析 | 第34-39页 |
3.4.3 三向地震动球罐动力响应分析 | 第39-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支架式球形储罐层间隔震减震性能分析 | 第48-6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层间隔震体系分析模型 | 第48-53页 |
4.2.1 层间隔震体系的阻尼模型 | 第48-49页 |
4.2.2 层间隔震体系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 | 第49-53页 |
4.3 隔震支座的简介及分类 | 第53-54页 |
4.3.1 隔震支座的简介 | 第53页 |
4.3.2 隔震支座分类 | 第53-54页 |
4.4 隔震支座布置及模态计算 | 第54-56页 |
4.4.1 计算基本假定 | 第54页 |
4.4.2 确定隔震支座 | 第54-55页 |
4.4.3 隔震支座布置方案 | 第55页 |
4.4.4 隔震支座有限元模型 | 第55-56页 |
4.4.5 隔震后结构模态分析 | 第56页 |
4.5 三向地震动下隔震结构时程分析 | 第56-66页 |
4.5.1 层间隔震顶点加速度时程分析 | 第56-58页 |
4.5.2 层间隔震底部剪力及竖向支反力时程分析 | 第58-60页 |
4.5.3 层间隔震层间位移角时程分析 | 第60-63页 |
4.5.4 层间隔震晃动波高时程分析 | 第63-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