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

滇西湾甸—凤庆地区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变形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研究区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第9-11页
        1.2.2 滇西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完成工作量及论文时间安排第12-14页
        1.4.1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2 完成工作量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第14-25页
    2.1 地层第14-19页
    2.2 大地构造单元及构造演化史第19-22页
    2.3 岩浆岩第22-23页
    2.4 变质岩第23-25页
第3章 新生代沉积地层特征第25-50页
    3.1 木瓜河组(E_1mg)第25-35页
        3.1.1 沿革及分布第25页
        3.1.2 剖面列述第25-29页
        3.1.3 岩石组合特征第29-32页
        3.1.4 剖面结构与沉积层序特征第32页
        3.1.5 沉积环境分析第32-34页
        3.1.6 与其它地层接触关系第34-35页
    3.2 芒棒组(N_2m)第35-46页
        3.2.1 沿革及分布第35-36页
        3.2.2 剖面列述第36-37页
        3.2.3 岩石组合特征第37-39页
        3.2.4 剖面结构与沉积层序第39-40页
        3.2.5 沉积环境分析第40-46页
        3.2.6 与其它地层接触关系第46页
    3.3 第四系(Q)第46-50页
        3.3.1 岩性及分布第46页
        3.3.2 地貌类型第46-50页
第4章 新生代沉积地层变形分析第50-72页
    4.1 新生代地层变形表现第50-53页
        4.1.1 木瓜河组(E_1mg)第50-51页
        4.1.2 芒棒组(N_2m)第51-52页
        4.1.3 第四系(Q)第52-53页
    4.2 新生代其它变形因素分析第53-71页
        4.2.1 河流阶地第53-60页
        4.2.2 夷平面第60-65页
        4.2.3 断陷盆地第65-71页
        4.2.4 火山作用第71页
    4.3 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水层回灌过程中的气相堵塞实验研究
下一篇:地震叠前道集的优化处理与频散参数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