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设计研究
| 绪论 | 第4-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关于非遗、非遗展示馆 | 第10-11页 |
| 第一节 非遗和非遗展示馆 | 第10页 |
| 第二节 非遗的特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非遗展示馆发展与类型 | 第11-16页 |
| 第一节、非遗展示馆的发展 | 第11-13页 |
| 第二节、非遗展示馆的类型 | 第13-16页 |
| 一、乡村文化礼堂型 | 第13-14页 |
| 二、综合性博物馆型 | 第14页 |
| 三、非遗综合馆型 | 第14-15页 |
| 四、非遗项目专题馆型 | 第15页 |
| 五、非遗博览园型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非遗展示馆设计系统构成 | 第16-22页 |
| 第一节、非遗展示馆展示主题策划 | 第16-17页 |
| 一、非遗信息的整合梳理 | 第16-17页 |
| 二、非遗主题的提炼演绎 | 第17页 |
| 第二节、非遗展示管展示媒介设计 | 第17-22页 |
| 一、静态化媒介设计 | 第18-19页 |
| 二、动态化媒介设计 | 第19-20页 |
| 三、活态化媒介设计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非遗展示馆设计的思考 | 第22-27页 |
| 第一节 设计语言的本土与当代(地域性) | 第22-25页 |
|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系统与综合(活态性) | 第25页 |
| 第三节 功能定位的扩展与复合(传承性) | 第25-27页 |
| 第五章 东阳非遗展示馆设计实践 | 第27-33页 |
| 第一节 概述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部分专题馆展示设计 | 第28-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阅文献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