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论文--工程塑料论文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合成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聚芳醚类特种工程塑料第14-19页
        1.1.1 聚芳硫醚第14-16页
        1.1.2 聚芳醚砜第16页
        1.1.3 聚芳醚酮第16-18页
        1.1.4 聚芳醚腈第18-19页
    1.2 聚芳醚腈研究概况第19-28页
        1.2.1 聚芳醚腈的研究历史第19-22页
        1.2.2 聚芳醚腈的合成第22-23页
        1.2.3 聚芳醚腈的结构与性能第23-26页
        1.2.4 聚芳醚腈的交联第26-27页
        1.2.5 聚芳醚腈的共聚改性第27-28页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8-31页
        1.3.1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28-29页
        1.3.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第31-51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1-33页
        2.2.1 实验原料第31-32页
        2.2.2 测试仪器第32-33页
            2.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32页
            2.2.2.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第32页
            2.2.2.3 凝胶渗透色谱(GPC)第32页
            2.2.2.4 广角X射线衍射(WAXD)第32页
            2.2.2.5 溶解性测试第32-33页
            2.2.2.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3页
            2.2.2.7 热失重分析(TGA)第33页
            2.2.2.8 力学性能测试第33页
            2.2.2.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33页
            2.2.2.10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第33页
    2.3 实验部分第33-36页
        2.3.1 合成含羧基单体酚酞啉第33-34页
        2.3.2 合成不同结构单元的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第34-36页
        2.3.3 制备不同结构单元的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薄膜第36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6-50页
        2.4.1 含羧基单体酚酞啉的结构表征第36-38页
        2.4.2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合成反应机理第38-39页
        2.4.3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分子量第39页
        2.4.4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结构表征第39-42页
        2.4.5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溶解性第42-43页
        2.4.6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热性能第43-46页
        2.4.7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力学性能第46-48页
        2.4.8 不同结构单元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的荧光性能第48-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第51-63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51-52页
        3.2.1 实验原料第51页
        3.2.2 测试仪器第51-52页
    3.3 实验部分第52-53页
        3.3.1 合成不同羧基含量的聚芳醚腈第52-53页
        3.3.2 制备不同羧基含量的聚芳醚腈薄膜第5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3.4.1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分子量第53-54页
        3.4.2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结构表征第54-55页
        3.4.3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溶解性第55-56页
        3.4.4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热性能第56-58页
        3.4.5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力学性能第58-60页
        3.4.6 不同羧基含量聚芳醚腈的荧光性能第60-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稀土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63-81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64页
        4.2.1 实验原料第64页
        4.2.2 测试仪器第64页
    4.3 实验部分第64-65页
        4.3.1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Eu2O3填充型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4页
        4.3.2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稀土离子配合型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4-6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5-80页
        4.4.1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Eu2O3填充型复合材料的形貌与性能第65-70页
            4.4.1.1 热性能第65-66页
            4.4.1.2 荧光性能第66-69页
            4.4.1.3 微观形貌第69-70页
        4.4.2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腈/稀土离子配合型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第70-80页
            4.4.2.1 结构表征及热性能第71-75页
            4.4.2.2 荧光性能第75-78页
            4.4.2.3 力学性能及柔韧性第78-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CPEN对钛酸钡的表面接枝以及PEN/CPEN-g-BT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81-101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82-83页
        5.2.1 实验原料第82页
        5.2.2 测试仪器第82-83页
            5.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82页
            5.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82页
            5.2.2.3 介电性能测试第82-83页
    5.3 实验部分第83-85页
        5.3.1 CPEN表面接枝处理剂和PEN基体的合成第83页
        5.3.2 CPEN对纳米钛酸钡的可控表面接枝第83-84页
        5.3.3 PEN/CPEN-g-BT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第84-85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85-100页
        5.4.1 CPEN对纳米钛酸钡的表面接枝行为研究第85-93页
            5.4.1.1 CPEN-g-BT的结构表征第85-87页
            5.4.1.2 CPEN-g-BT的形貌表征第87-89页
            5.4.1.3 CPEN-g-BT的DSC分析第89页
            5.4.1.4 CPEN-g-BT的溶解性第89-90页
            5.4.1.5 CPEN-g-BT的热失重分析第90-91页
            5.4.1.6 CPEN-g-BT的介电性能研究第91-93页
        5.4.2 PEN/CPEN-g-BT介电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性能研究第93-100页
            5.4.2.1 微观形貌第93-95页
            5.4.2.2 力学性能及柔韧性第95-96页
            5.4.2.3 热性能第96-97页
            5.4.2.4 介电性能第97-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1-104页
    6.1 全文总结第101-102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1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钛表面TiO2纳米管磷灰石复合涂层的制备与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碳纳米材料微波特性实验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