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D、E级GNSS加密控制网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我国GNSS控制网建设现状 | 第9-10页 |
1.2 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控制测量 | 第10-14页 |
1.2.1 任务概况 | 第10-11页 |
1.2.2 自然条件 | 第11-12页 |
1.2.3 已有资料 | 第12-13页 |
1.2.4 技术执行情况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组织架构 | 第14-15页 |
1.4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加密控制网方案设计 | 第16-29页 |
2.1 技术设计 | 第16-19页 |
2.1.1 测量精度与密度设计 | 第16-18页 |
2.1.2 基准设计 | 第18页 |
2.1.3 图形设计 | 第18-19页 |
2.2 点位设计 | 第19-23页 |
2.2.1 选点 | 第19-22页 |
2.2.2 埋石 | 第22-23页 |
2.3 观测方案设计 | 第23-27页 |
2.3.1 接收机选用 | 第24-26页 |
2.3.2 观测方案 | 第26-27页 |
2.4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加密控制网数据处理 | 第29-46页 |
3.1 数据处理流程 | 第29-35页 |
3.1.1 数据预处理 | 第29-30页 |
3.1.2 基线解算 | 第30-34页 |
3.1.3 网平差 | 第34-35页 |
3.2 D级加密控制网数据处理 | 第35-41页 |
3.2.1 数据质量检核 | 第35-36页 |
3.2.2 无约束平差 | 第36-39页 |
3.2.3 约束平差 | 第39-41页 |
3.3 E级加密控制网数据处理 | 第41-43页 |
3.3.1 E级网数据检验 | 第41-42页 |
3.3.2 E级网平差 | 第42-43页 |
3.4 XAS80成果的转换 | 第43-44页 |
3.4.1 与CORS站坐标对比 | 第43-44页 |
3.4.2 与原有D级点坐标对比 | 第44页 |
3.5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GNSS控制网高程拟合 | 第46-54页 |
4.1 高程系统极其相互关系 | 第46-48页 |
4.1.1 大地水准面与正高 | 第46-47页 |
4.1.2 似大地水准面与正常高 | 第47页 |
4.1.3 参考椭球面与大地高 | 第47-48页 |
4.2 二次曲面高程拟合法 | 第48-49页 |
4.3 格网模型内插法 | 第49-50页 |
4.4 D、E级GNSS网高程拟合试验 | 第50-53页 |
4.4.1 与GNSS高程拟合对比 | 第50-51页 |
4.4.2 与四等水准测量成果对比 | 第51-53页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CORS的控制测量布网模式 | 第54-61页 |
5.1 CORS简介 | 第54-55页 |
5.2 GNSS控制测量布网模式 | 第55-58页 |
5.2.1 跟踪站式 | 第55-56页 |
5.2.2 会战式 | 第56页 |
5.2.3 多基准站式 | 第56页 |
5.2.4 单基准站式 | 第56-57页 |
5.2.5 同步图形扩展式 | 第57-58页 |
5.3 基于CORS的点观测模式 | 第58-60页 |
5.3.1 新郑市试验区 | 第58-59页 |
5.3.2 平顶山新华试验区 | 第59-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6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7页 |
附表一:D级子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结果统计表 | 第67-78页 |
附表二:D级网与已知成果差值统计表 | 第78-80页 |
附表三:E级网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统计表 | 第80-83页 |
附表四:E级网相同基线改正数较差绝对值统计表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