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无线自组织网络概述及特点 | 第10-13页 |
1.1.1 无线自组织网网络架构 | 第10-12页 |
1.1.2 无线自组织网网络特点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传输技术 | 第18-30页 |
2.1 网络编码技术 | 第18-24页 |
2.1.1 网络编码的特点 | 第18-19页 |
2.1.2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2.1.3 常用的网络编码方法 | 第21-24页 |
2.2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技术 | 第24-29页 |
2.2.1 传统单路径路由协议 | 第24-25页 |
2.2.2 多路径路由协议 | 第25页 |
2.2.3 AOMDV路由协议 | 第25-26页 |
2.2.4 AOMDV路由发现过程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径数据传输策略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径不相交路由协议概述 | 第31页 |
3.3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径不相交路由协议下数据传输模型 | 第31-32页 |
3.4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径不相交路由协议下路径集的确定 | 第32-34页 |
3.4.1 路由请求阶段 | 第32-34页 |
3.4.2 路由回复阶段 | 第34页 |
3.4.3 信源节点路径的获取 | 第34页 |
3.5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径不相交路由协议数据包传输方法 | 第34-37页 |
3.5.1 信源节点数据报文格式 | 第34-35页 |
3.5.2 网络编码在信源节点处的运用 | 第35-36页 |
3.5.3 信源节点发送数据时路径的选择 | 第36页 |
3.5.4 网络编码在中继节点的运用 | 第36-37页 |
3.6 信宿节点的解码过程 | 第37-38页 |
3.7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节点数据速率控制策略 | 第40-51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网络模型及无线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相关知识 | 第41-45页 |
4.2.1 网络模型 | 第41-42页 |
4.2.2 无线自组织网络数据传输相关知识 | 第42-43页 |
4.2.3 COPE机制下X形局部网络拓扑数据传输速率分析 | 第43-45页 |
4.3 速率控制策略 | 第45-47页 |
4.3.1 节点广播速率的选择 | 第45-46页 |
4.3.2 ACKer节点及其选择 | 第46-47页 |
4.4 算法的实现 | 第47-48页 |
4.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本文的总结 | 第51-52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