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 | 第10-14页 |
1.1.1. 太赫兹波 | 第10页 |
1.1.2. 太赫兹源 | 第10-13页 |
1.1.3. 太赫兹技术与应用 | 第13-14页 |
1.2. 高温超导固态太赫兹辐射源概述 | 第14-18页 |
1.2.1. 超导概述 | 第14-16页 |
1.2.2. 约瑟夫森效应概述 | 第16-17页 |
1.2.3.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源 | 第17-18页 |
1.3. 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概述 | 第18-21页 |
1.3.1.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2. 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的发明与制备 | 第19-21页 |
1.3.3. 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的测试局限 | 第21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温超导太赫兹源辐射场分布测试装置的搭建 | 第23-28页 |
2.1. 高温超导BSCCO源辐射场测试的背景介绍 | 第23-24页 |
2.2. 基于Stirling制冷机的太赫兹源辐射场分布测试装置 | 第24-26页 |
2.3. 程序的编写与优化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温超导太赫兹源辐射模式的研究 | 第28-38页 |
3.1. 高温超导BSCCO源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3.2. 高温超导BSCCO太赫兹辐射源远场分布测试结果 | 第29-32页 |
3.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4. CST仿真计算 | 第34-36页 |
3.5.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室温光电显微镜与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 | 第38-52页 |
4.1. 室温光电显微镜系统搭建 | 第38-41页 |
4.2. 硅纳米线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 | 第41-44页 |
4.3. 激光调制条件对性能测试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 利用Attocube位移器提高系统分辨率 | 第46-51页 |
4.5. 测试结果讨论与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6.1. 高温超导太赫兹源辐射场分布测试装置总结与展望 | 第52页 |
6.2. 室温显微镜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