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1 循环肿瘤细胞的兴起 | 第10页 |
2 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技术 | 第10页 |
3 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运用 | 第10-12页 |
3.1 判断预后 | 第10-11页 |
3.2 药物疗效早期信号 | 第11-12页 |
3.3 分子水平分析 | 第12页 |
3.4 药物敏感实验 | 第12页 |
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1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6页 |
实验部分 | 第16-27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2. 结果 | 第20-23页 |
2.1 细胞系回收率及敏感性测试结果 | 第20-21页 |
2.2 胃癌组及对照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 | 第21-23页 |
2.3 胃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出结果与其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 第2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综述 | 第27-42页 |
1 传统肿瘤穿刺活检的局限性 | 第27页 |
2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转移的动态关系 | 第27-28页 |
3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 | 第28-32页 |
3.1 基于细胞表面抗原的正性分离系统 | 第30页 |
3.2 基于细胞表面抗原的负性分离系统 | 第30-31页 |
3.3 物理学分离系统 | 第31页 |
3.4 功能性分离系统 | 第31-32页 |
3.5 其他 | 第32页 |
4 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运用 | 第32-36页 |
4.1 预后判断 | 第32-33页 |
4.2 指导靶向药的使用 | 第33-34页 |
4.3 指导解决临床耐药 | 第34-35页 |
4.4 单个循环肿瘤细胞的分子分析 | 第35-36页 |
5 ctDNA与CTCs | 第36-3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硕士期间参与撰写的文章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