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两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价及特点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英文缩略词第13-15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7-35页
 1 丹参注射液/粉针第17-20页
 2 复方丹参注射液第20-21页
 3 川芎嗪注射剂第21-23页
 4 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第23-25页
 5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第25-27页
 6 灯盏细辛注射剂第27-28页
 7 水蛭地龙注射液第28-30页
 8 问题及展望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5页
第二部分 基于系统评价的两种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第35-55页
 第一节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第35-36页
 第二节 舒血宁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第36-53页
  1 资料和方法第36-40页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36-38页
   ·临床试验的检索第38页
   ·原始文献筛选的方法第38页
   ·方法学质量评价第38-40页
   ·资料分析与处理第40页
  2. 结果第40-50页
   ·检索过程及筛选结果见第40页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点第40-50页
  3 讨论第50-51页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第51页
   ·疗效第51页
   ·不良反应第51页
  4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三部分 疏血通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队列研究第55-72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56-57页
  1 研究对象第56页
   ·目标人群第56页
   ·纳入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56页
  2 研究方法第56-57页
   ·病历筛选第56-57页
   ·分析方法第57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57-70页
  1 患者一般资料第57-61页
   ·性别第57页
   ·年龄第57-58页
   ·过敏史第58页
   ·患者的不良嗜好(烟、酒)第58页
   ·既往患慢性基础疾病的种类第58-59页
   ·家族病史第59页
   ·患者自发病到入院就诊的时间第59页
   ·患者基础用药品种数第59页
   ·患者实际使用疏血通及舒血宁注射液的天数第59-60页
   ·动脉系统第60页
   ·NIH-NINDS评分情况第60-61页
  2 安全性评价第61-62页
   ·对血压的影响第61页
   ·对心率的影响第61-62页
   ·对体温的影响第62页
   ·不良事件监测第62页
  3. 疗效分析第62-64页
   ·NIH-NINDS总体评分比较第62页
   ·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NIH-NINDS评分第62-63页
   ·颈内动脉系统梗塞的NIH-NINDS评分第63页
   ·血糖异常患者的NIH-NINDS评分第63-64页
   ·同型半胱氨酸异常患者NIH-NINDS评分第64页
   ·患者住院天数第64页
  4 讨论第64-68页
   ·患者一般情况第64-66页
   ·安全性评价第66页
   ·疗效比较第66-68页
  5. 存在的问题第68-69页
  6.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四部分 疏血通注射液及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的比较与分析第72-88页
 第一节 本院疏血通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比较与分析第72-73页
  1 资料与方法第72页
  2 结果第72-73页
 第二节 北京市不良反应中心两药不良反应数据的比较与分析第73-87页
  1 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第73-76页
   ·资料与方法第73页
   ·结果第73-76页
  2 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第76-82页
   ·资料与方法第76页
   ·结果第76-82页
  3 用药干预第82页
  4 干预结果第82-84页
  5 讨论第84-86页
   5 1 ADR与性别第84页
   ·ADR的发生与转归第84-85页
   ·ADR与剂量第85页
   ·ADR与临床表现第85-86页
   ·ADR严重病历第86页
   ·ADR与用药干预第86页
  6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8页
第五部分 总体评价第88-90页
 1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I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第88页
 2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CI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第88页
 3 两药治疗ACI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第88-89页
 4 小结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个人简历第91页
教育背景第91页
工作经历第91页
发表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经》中“四关”内涵的探讨
下一篇:仲景扶阳法及其在肾性水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