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硅藻简介 | 第7-9页 |
1.2 底栖硅藻在河流监测中的运用 | 第9-11页 |
1.3 底栖硅藻样品计数量 | 第11页 |
1.4 河流等级 | 第11-1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2.1 河流概况 | 第13-14页 |
2.2 采样点设置和采样频率 | 第14-16页 |
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16页 |
2.4 理化因子获取 | 第16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50页 |
3.1 环境因子分布特征 | 第20-24页 |
3.1.1 环境因子时空变化 | 第20-21页 |
3.1.2 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第21-24页 |
3.2 流溪河底栖硅藻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特征 | 第24-33页 |
3.2.1 种类分布和优势属组成 | 第24-29页 |
3.2.2 多样性 | 第29-32页 |
3.2.3 群落相异性 | 第32-33页 |
3.3 环境因子对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33-39页 |
3.3.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33-36页 |
3.3.2 冗余分析 | 第36-38页 |
3.3.3 方差分解 | 第38-39页 |
3.4 样品计数量对底栖硅藻种类数的影响 | 第39-43页 |
3.4.1 稀疏曲线 | 第39-41页 |
3.4.2 计数量对种类数及其估算值的影响 | 第41-43页 |
3.5 基于硅藻生物指数的水质健康评价及其适用性评估 | 第43-50页 |
3.5.1 硅藻生物指数 | 第43-44页 |
3.5.2 水质健康评估 | 第44-48页 |
3.5.3 硅藻生物指数的适用性评估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5页 |
4.1 底栖硅藻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4.2 环境因子对底栖硅藻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 底栖硅藻样品计数量对种类数的影响 | 第53页 |
4.4 硅藻生物指数在流溪河的应用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