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敏捷方法对手机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的改进与实践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课题任务 | 第9-11页 |
·课题内容 | 第9-10页 |
·本人承担任务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软件需求管理和敏捷开发 | 第12-28页 |
·软件需求的问题 | 第12-14页 |
·软件需求管理 | 第14-15页 |
·软件需求的定义 | 第14页 |
·需求管理定义 | 第14-15页 |
·需求和软件的生命周期 | 第15-17页 |
·敏捷开发 | 第17-19页 |
·敏捷宣言 | 第17-18页 |
·敏捷开发的方法 | 第18-19页 |
·敏捷需求管理 | 第19-26页 |
·什么是用户故事 | 第20-22页 |
·用户故事的特点 | 第22页 |
·敏捷需求应用的过程 | 第22-23页 |
·采用用户故事的原因 | 第23-24页 |
·传统需求和用户故事的区别 | 第24-26页 |
·CMMI的需求管理目标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索尼爱立信软件开发及需求管理流程分析 | 第28-39页 |
·索尼爱立信手机软件开发流程 | 第28-29页 |
·索尼爱立信需求管理的流程 | 第29-31页 |
·原有需求管理流程的优点分析 | 第31页 |
·需求管理流程的问题分析 | 第31-39页 |
·产品面对需求变化无法及时调整 | 第33-34页 |
·项目组对需求的理解不够充分 | 第34-35页 |
·需求变更的流程过于繁琐冗余 | 第35-36页 |
·项目持续时间过长 | 第36-38页 |
·需求没有唯一的优先级排列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敏捷需求管理的实践 | 第39-61页 |
·过程改进的研讨活动 | 第39-42页 |
·会谈 | 第39页 |
·研讨会 | 第39-40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敏捷和CMMI的比较 | 第41-42页 |
·需求管理的改进 | 第42-49页 |
·需求变更快速响应的改进 | 第43-44页 |
·需求理解的改进 | 第44-45页 |
·需求变更的改进 | 第45-47页 |
·项目持续时间的改进 | 第47-48页 |
·需求优先级排列的改进 | 第48-49页 |
·改进后软件开发流程 | 第49-51页 |
·改进后需求管理流程 | 第51-58页 |
·需求分析阶段 | 第53-54页 |
·定义阶段 | 第54-55页 |
·开发阶段 | 第55-58页 |
·维护阶段 | 第58页 |
·数据采集 | 第58-59页 |
·需求管理过程改进的实施 | 第59-61页 |
·准备实施 | 第59-60页 |
·实施中的需求应用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改进前后效果对比 | 第61-72页 |
·改进前后项目性能的定量对比 | 第61-65页 |
·特征开发对比 | 第61-63页 |
·需求阶段缺陷注入率对比 | 第63页 |
·需求变更审核速度对比 | 第63-64页 |
·TTM(上市时间)对比 | 第64-65页 |
·项目持续时间偏差对比 | 第65页 |
·改进效果总结 | 第65-68页 |
·敏捷开发的对比总结 | 第68-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 第72-7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2页 |
·后续的改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1:需求三个阶段的表示方式 | 第76-79页 |
阶段一:特征简介&用户体验设计图 | 第76-77页 |
阶段二:用户故事 | 第77-78页 |
阶段三:接收性测试用例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