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红楼梦》研究与评论论文

从脂评看《红楼梦》的诗学思想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8-11页
1. 脂评与《红楼梦》相契合的诗学思想第11-32页
    1.1 诗歌特征论:“寄兴写情”第11-13页
    1.2 诗歌创作论第13-28页
        1.2.1 诗歌创作的基础前提第13-14页
        1.2.2 诗歌创作的临时前提第14-17页
        1.2.3 具体创作过程第17-28页
    1.3 诗歌评鉴论第28-30页
    1.4 诗歌功用论第30-32页
2. 脂评与《红楼梦》不契合的诗学思想第32-47页
    2.1 二者不完全契合的诗学思想第32-34页
    2.2 脂评没有接受到的诗学思想第34-47页
        2.2.1 诗歌学习论第34-39页
        2.2.2 诗歌创作论第39-40页
        2.2.3 诗歌创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第40-46页
        2.2.4 诗歌评鉴论第46-47页
3. 前人观点中与《红楼梦》不契合的诗学思想:诗史观第47-59页
4. 《红楼梦》核心诗学思想及其内涵界定第59-76页
    4.1 以“兴情”说为《红楼梦》核心诗学思想的缘由第59-71页
        4.1.1 “兴情”说与《红楼梦》的诗学思想第59-60页
        4.1.2 “兴情”说与《红楼梦》的诗歌题材选择第60-61页
        4.1.3 “兴情”说与《红楼梦》的诗歌用韵第61-62页
        4.1.4 “兴情”说与《红楼梦》诗作中情景关系的处理第62-64页
        4.1.5 “兴情”说与《红楼梦》中的“小说中的作者”及“现实中的作者”之诗第64-65页
        4.1.6 “兴情”说与《红楼梦》中的两次“缺诗”第65-67页
        4.1.7 “兴情”说与《红楼梦》诗作、诗论的两处“失误”第67-71页
    4.2 “兴情”的内涵第71-76页
结语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附录一第80-84页
附录二第84-92页
附录三第92-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个人简历第10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全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亲属称谓语使用研究
下一篇:神话的延续与重建--从魔幻电影看中国新神话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