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王家河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天然湖泊资源及其污染现状 | 第13-16页 |
1.1.1 天然湖泊资源现状 | 第13-14页 |
1.1.2 天然湖泊污染现状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湖泊水质保障措施 | 第16-19页 |
1.2.1 水动力学措施 | 第16-17页 |
1.2.2 化学控制措施 | 第17页 |
1.2.3 修复底泥措施 | 第17-18页 |
1.2.4 生态控制措施 | 第18-19页 |
1.3 王家河水质保障工程背景 | 第19-22页 |
1.3.1 岳阳市地理及气候特征 | 第19-20页 |
1.3.2 岳阳市水文及水质特征 | 第20页 |
1.3.3 王家河概况 | 第20-22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6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4页 |
1.4.4 课题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王家河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第26-39页 |
2.1 水环境容量 | 第26-27页 |
2.1.1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 第26-27页 |
2.1.2 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因素 | 第27页 |
2.2 湖泊水环境容量 | 第27-29页 |
2.2.1 研究湖泊水环境容量的主要方法 | 第27-28页 |
2.2.2 影响湖泊水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 | 第28页 |
2.2.3 计算湖泊水环境容量的要点 | 第28-29页 |
2.3 水环境容量基本模型及其解析解[19] | 第29-33页 |
2.3.1 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特征 | 第29-30页 |
2.3.2 零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 | 第30-31页 |
2.3.3 一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 | 第31-32页 |
2.3.4 二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 | 第32-33页 |
2.4 岳阳王家河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33-39页 |
2.4.1 王家河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选择 | 第33页 |
2.4.2 有机物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25] | 第33-34页 |
2.4.3 营养盐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 | 第34-35页 |
2.4.4 王家河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35-39页 |
第3章 王家河现状与水质目标 | 第39-47页 |
3.1 王家河水质现状与水质目标 | 第39-40页 |
3.1.1 王家河水质现状 | 第39页 |
3.1.2 王家河水质恶化原因 | 第39页 |
3.1.3 王家河水质目标 | 第39-40页 |
3.2 王家河流域排水现状 | 第40-43页 |
3.2.1 排水体制 | 第40页 |
3.2.2 现有提升泵站 | 第40-41页 |
3.2.3 现状城市排水主涵 | 第41-42页 |
3.2.4 现状截污干管 | 第42-43页 |
3.3 进入王家河污染物分析与计算 | 第43-46页 |
3.3.1 截流式合流制系统雨污混合污水污染物 | 第43-45页 |
3.3.2 污染物迁移作用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王家河水质保障工程措施设计 | 第47-65页 |
4.1 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 | 第47-48页 |
4.1.1 排水体制的分类及选择原则[36] | 第47-48页 |
4.1.2 新建城区排水体制 | 第48页 |
4.2 初雨截流 | 第48-51页 |
4.2.1 城市初期雨水特性 | 第48-50页 |
4.2.2 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措施 | 第50-51页 |
4.3 增大截流倍数 | 第51-56页 |
4.3.1 老城区排水体制改造 | 第51-52页 |
4.3.2 CSO危害及其削减措施 | 第52-53页 |
4.3.3 老城区截流倍数的选定 | 第53-56页 |
4.4 溢流污水调蓄处理 | 第56-58页 |
4.5 王家河人工水循环处理系统 | 第58-63页 |
4.5.1 人工循环处理厂水质及规模 | 第58-59页 |
4.5.2 人工循环处理厂工艺流程 | 第59-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王家河流域水质保障工程效果及评价 | 第65-71页 |
5.1 实施工程保障措施后入河污染物分析 | 第65-66页 |
5.1.1 合流制系统雨污混合污水污染物 | 第65页 |
5.1.2 污染物迁移作用削减污染物量 | 第65-66页 |
5.2 方案实施前后效果评价 | 第66-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