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舞剧《十面埋伏》的叙事结构 | 第17-25页 |
第一节 舞剧《十面埋伏》的传统叙事结构 | 第17-18页 |
一、《十面埋伏》的传统叙事方式 | 第17-18页 |
二、《十面埋伏》的传统人物显现 | 第18页 |
第二节 舞剧《十面埋伏》的现代化叙事结构 | 第18-25页 |
一、《十面埋伏》的现代化叙事形式 | 第18-21页 |
二、《十面埋伏》的现代化人物塑造 | 第21-25页 |
第二章 舞剧《十面埋伏》的身体语言 | 第25-35页 |
第一节 舞剧《十面埋伏》身体语言的解读 | 第26-31页 |
一、《十面埋伏》的身体语言元素 | 第26-29页 |
二、《十面埋伏》的身体语言显现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舞剧《十面埋伏》身体语言表达的现代化象征意义 | 第31-35页 |
一、人物——矛盾与冲突 | 第31-33页 |
二、人性——危机与潜伏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舞剧《十面埋伏》的环境设计 | 第35-45页 |
第一节 舞剧《十面埋伏》现代化的视觉环境 | 第35-40页 |
一、《十面埋伏》现代化的服装设计 | 第35-38页 |
二、《十面埋伏》现代化的舞台装置 | 第38-40页 |
第二节 舞剧《十面埋伏》现代化的听觉环境 | 第40-45页 |
一、京剧念白的现代化运用 | 第41-42页 |
二、经典民乐的现代化嵌入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舞剧《十面埋伏》创作成功的启示 | 第45-51页 |
第一节 从现代化的身体语言中回归传统 | 第45-47页 |
一、舞蹈身体语言的多元性 | 第45-46页 |
二、舞蹈身体语言的开放性 | 第46页 |
三、舞蹈身体语言的传统性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将传统音乐向现代化的生命延续 | 第47-48页 |
一、遵循传统音乐的根基 | 第47页 |
二、传统音乐的现代化探索 | 第47-48页 |
三、传统音乐在中国舞剧中的创新 | 第48页 |
第三节 从西方话语权中探索中国身份 | 第48-51页 |
一、西方舞蹈身体语言的中国化表现 | 第48-49页 |
二、西方舞蹈叙事模式的中国化表现 | 第49页 |
三、中国舞剧的民族化突显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