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概述 | 第14-22页 |
1.1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 第14-18页 |
1.1.1 青年动员的概念 | 第14-15页 |
1.1.2 青年动员的必要性 | 第15-18页 |
1.2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简要回顾 | 第18-22页 |
1.2.1 党成立之初 | 第18-19页 |
1.2.2 大革命时期 | 第19-21页 |
1.2.3 土地革命时期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指导思想与组织机构 | 第22-34页 |
2.1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背景 | 第22-26页 |
2.1.1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第22-23页 |
2.1.2 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 第23页 |
2.1.3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成熟与壮大 | 第23-26页 |
2.1.4 中国青年心理的变化 | 第26页 |
2.2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指导思想 | 第26-29页 |
2.2.1 新民主主义理论思想 | 第26-27页 |
2.2.2 全面抗战思想 | 第27-28页 |
2.2.3 抗战优先思想 | 第28-29页 |
2.3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组织机构 | 第29-34页 |
2.3.1 西北青年救国会 | 第29-30页 |
2.3.2 青年工作委员会 | 第30-31页 |
2.3.3 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 | 第31-32页 |
2.3.4 其他主要青年组织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方式与动员内容 | 第34-43页 |
3.1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方式 | 第34-37页 |
3.1.1 组织方式 | 第34-35页 |
3.1.2 宣传方式 | 第35-36页 |
3.1.3 训练方式 | 第36-37页 |
3.2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内容 | 第37-43页 |
3.2.1 参军参战和拥军优属 | 第37-38页 |
3.2.2 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 第38-39页 |
3.2.3 参与经济建设 | 第39-40页 |
3.2.4 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历史评价 | 第43-53页 |
4.1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积极效果 | 第43-46页 |
4.1.1 推进了抗日事业的进程 | 第43-44页 |
4.1.2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 第44-45页 |
4.1.3 教育和改造了大批青年 | 第45-46页 |
4.2 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4.2.1 工作方法上存在不足 | 第46-47页 |
4.2.2 认识上一度出现偏差 | 第47页 |
4.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历史启示 | 第47-53页 |
4.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第48页 |
4.3.2 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 第48-49页 |
4.3.3 加强青年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 | 第49-50页 |
4.3.4 代表和反映青年的利益和要求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