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1.2 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3 拟力法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拟力法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2.1 基本原理和公式 | 第17-19页 |
2.2 拟力法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19-21页 |
2.3 拟力法的能量分析 | 第21-22页 |
2.3.1 能量基本公式 | 第21页 |
2.3.2 基于拟力法的塑性耗能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拟力法的附加粘滞阻尼器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 第23-33页 |
3.1 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3.1.1 概述 | 第23-24页 |
3.1.2 消能减震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 第24-25页 |
3.2 附加粘滞阻尼器的结构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3.3 基于拟力法的结构非线性分析 | 第27-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基于拟力法的层间塑性耗能指标 | 第33-41页 |
4.1 引言 | 第33-34页 |
4.2 层间塑性耗能损伤指标的建立 | 第34-35页 |
4.3 数值分析 | 第35-39页 |
4.3.1 结构模型 | 第35页 |
4.3.2 损伤指标权重系数的讨论 | 第35-36页 |
4.3.3 层间塑性耗能损伤指标与层间位移角损伤指标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4.3.4 附加粘滞阻尼器的结构损伤分析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5 基于层间塑性耗能指标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1-55页 |
5.1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理论 | 第41-42页 |
5.1.1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41页 |
5.1.2 易损性分析基本理论 | 第41-42页 |
5.2 基于层间塑性耗能的地震易损性参数 | 第42-45页 |
5.2.1 计算模型及地震动的选取 | 第42-43页 |
5.2.2 基于层间塑性耗能指标的性能水平的定义 | 第43-45页 |
5.3 基于层间塑性耗能指标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5-53页 |
5.3.1 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5-46页 |
5.3.2 与层间位移角指标的易损性分析的对比 | 第46-51页 |
5.3.3 附加粘滞阻尼器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 第51-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