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改造设计研究--以神木县影剧院改造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诠释 | 第14页 |
1.4.1 影剧院建筑 | 第14页 |
1.4.2 老旧 | 第14页 |
1.5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2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改造的前期研究 | 第16-31页 |
2.1 国内影剧院建筑发展历程 | 第16-21页 |
2.1.1 国内影院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1.2 国内剧院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1.3 国内工人文化宫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1.4 国内高校大礼堂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2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特征 | 第21-27页 |
2.2.1 案例分析 | 第21-25页 |
2.2.2 建筑特征 | 第25-27页 |
2.3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现状——以西安为例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改造案例剖析 | 第31-59页 |
3.1 同济大学大礼堂改造 | 第31-39页 |
3.1.1 历史概况 | 第31-33页 |
3.1.2 改造的动力和目标 | 第33页 |
3.1.3 改造策略 | 第33-39页 |
3.2 西安和平电影院改造设计 | 第39-42页 |
3.2.1 历史概况 | 第39-40页 |
3.2.2 发展与改造 | 第40-42页 |
3.3 凤凰影剧院改造设计 | 第42-46页 |
3.3.1 历史概况 | 第42页 |
3.3.2 改造的动力和存在问题 | 第42页 |
3.3.3 改造策略 | 第42-46页 |
3.4 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改造 | 第46-50页 |
3.4.1 历史概况 | 第46-47页 |
3.4.2 存在问题 | 第47-48页 |
3.4.3 改造策略 | 第48-50页 |
3.5 内蒙古鄂尔多斯影剧院改造设计 | 第50-52页 |
3.5.1 历史概况 | 第50-51页 |
3.5.2 存在问题 | 第51页 |
3.5.3 改造策略 | 第51-52页 |
3.6 金华永康影剧院改造设计 | 第52-54页 |
3.6.1 历史概况 | 第52页 |
3.6.2 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3.6.3 改造策略 | 第53-54页 |
3.7 陕西绥德剧院改造设计 | 第54-55页 |
3.7.1 历史概况 | 第54页 |
3.7.2 改造策略 | 第54-55页 |
3.8 老旧影剧院建筑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 | 第55-58页 |
3.8.1 功能尺度问题 | 第56-57页 |
3.8.2 结构安全问题 | 第57页 |
3.8.3 工艺问题 | 第57-58页 |
3.8.4 立面问题 | 第5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改造策略 | 第59-99页 |
4.1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价值判定 | 第59页 |
4.2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改造原则 | 第59-60页 |
4.2.1 功能再生原则 | 第60页 |
4.2.2 可识别性原则 | 第60页 |
4.2.3 安全性原则 | 第60页 |
4.2.4 完整真实原则 | 第60页 |
4.3 改建重点 | 第60-61页 |
4.4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空间改造策略研究 | 第61-68页 |
4.4.1 观众厅的改造 | 第61-62页 |
4.4.2 门厅的改造 | 第62-64页 |
4.4.3 舞台的改造 | 第64-67页 |
4.4.4 后台的改造 | 第67-68页 |
4.5 国内老旧影剧院建筑结构改造策略研究 | 第68-77页 |
4.5.1 结构的评估和检测技术 | 第68-69页 |
4.5.2 抗震加固技术措施 | 第69-71页 |
4.5.3 结构构件加固措施 | 第71-76页 |
4.5.4 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第76-77页 |
4.6 国内老旧影剧建筑工艺改造策略研究 | 第77-92页 |
4.6.1.观众席改造设计 | 第78-81页 |
4.6.2 舞台工艺改造设计 | 第81页 |
4.6.3 声学改造设计 | 第81-92页 |
4.6.3.1 影响老旧影剧院建筑音质的因素 | 第81-85页 |
4.6.3.2 混响时间改造设计 | 第85-87页 |
4.6.3.3 声音的扩散与反射改造设计 | 第87-90页 |
4.6.3.4 隔声改造设计 | 第90-92页 |
4.7 国内老旧影剧建筑立面改造策略研究 | 第92-98页 |
4.7.1 老旧影剧院建筑立面改造分类 | 第92-93页 |
4.7.2 老旧影剧院建筑立面改造策略 | 第93-9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5 神木县影剧院改造设计研究 | 第99-134页 |
5.1 神木影剧院可行性研究 | 第99-105页 |
5.1.1 神木影剧院概述 | 第99页 |
5.1.2 神木影剧院历史沿革 | 第99-100页 |
5.1.3 神木影剧院现状分析 | 第100-104页 |
5.1.4 立项依据 | 第104页 |
5.1.5 项目定位 | 第104页 |
5.1.6 改造原则 | 第104-105页 |
5.2 神木影剧院设计与研究 | 第105-126页 |
5.2.1 空间改造设计 | 第105-112页 |
5.2.2 结构改造设计 | 第112-114页 |
5.2.3 工艺改造设计 | 第114-120页 |
5.2.4 立面修复设计 | 第120-122页 |
5.2.5 细节设计 | 第122-125页 |
5.2.6 方案远期规划设计 | 第125-126页 |
5.3 项目施工建构研究 | 第126-131页 |
5.4 建筑施工完成后效果 | 第131-13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结论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0-141页 |
发表学术论文 | 第140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140-141页 |
图表图录 | 第141-147页 |
图录 | 第141-146页 |
表录 | 第146-147页 |
附录一 神木影剧院声学设计——计算机音质模拟 | 第147-152页 |
附录二 神木影剧院改造工程施工图 | 第152-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