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电视汉语言类节目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12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四、电视汉语言类节目的界定第14-15页
第一章 电视汉语言类节目的传播现状第15-26页
    第一节 传播现状的特征第15-21页
        一、数量众多第15-18页
        二、传播广泛第18-20页
        三、雅俗共赏第20-21页
    第二节 传播现状的成因第21-26页
        一、汉语言文化传承的危机第21-22页
        二、主流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担当第22-24页
        三、受众高品位的文化需求第24-26页
第二章 电视汉语言类节目的传播功能第26-40页
    第一节 传承汉语言文化第26-30页
        一、培养传承的意识第27-28页
        二、提供传承的范式第28-30页
    第二节 弘扬传统文化第30-35页
        一、诠释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第30-32页
        二、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第32-35页
    第三节 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第35-40页
        一、声画同步的直观呈现第36-37页
        二、娱乐元素的巧妙运用第37-40页
第三章 电视汉语言类节目的传播策略第40-57页
    第一节 节目定位:文化传播第41-43页
        一、围绕节目宗旨设置议程第41-42页
        二、针对目标受众进行培养第42-43页
    第二节 内容生产:中华文化第43-47页
        一、汉语言文化第44-46页
        二、传统文化第46-47页
    第三节 传播技巧:以人为本第47-53页
        一、人物魅力的挖掘第48-51页
        二、竞争赛制的设计第51-53页
    第四节 传播渠道:多元融合第53-57页
        一、台网联动下的融合传播第53-54页
        二、多屏互动下的全民参与第54-57页
第四章 电视汉语言类节目的传播困境与展望第57-68页
    第一节 节目的传播困境第57-62页
        一、“娱乐至死”下的媚俗第57-59页
        二、同质化降低收视期待第59-60页
        三、“知沟”扩大后的隐患第60-62页
    第二节 节目的展望第62-68页
        一、坚守文化品位第62-64页
        二、持续创新内容与形态第64-66页
        三、整合传播增强影响力第66-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附录一第76-78页
附录二第78-80页
附录三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大公报》教育话语研究(1919-1927)
下一篇:中国大特写的兴盛与式微分析--以上海《青年报》“生活周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