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基于rt-fMRI的神经反馈原理 | 第14-19页 |
1.3.1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第14-15页 |
1.3.2 rt-fMRI的神经反馈技术 | 第15-19页 |
1.4 基于rt-fMRI神经反馈的情绪调节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基于多体素功能连接的情绪网络研究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功能连接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3 基于多体素功能连接的情绪网络分析 | 第23-25页 |
2.4 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2.4.1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2.4.2 影像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26页 |
2.4.3 杏仁核功能连接分析 | 第26-27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2.5.1 杏仁核情绪网络 | 第27-29页 |
2.5.2 情绪网络功能连接比较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情绪网络功能连接的rt-fMRI神经反馈模型研究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rt-fMRI神经反馈模型 | 第33-35页 |
3.3 基于情绪网络功能连接的神经反馈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3.4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3.4.1 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3.4.2 影像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37页 |
3.4.3 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3.5.1 反馈训练对行为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2 反馈训练对局部脑区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3 反馈训练对全脑情绪网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Granger因果模型的反馈效果影像评估方法研究 | 第43-51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有效连接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4.2.1 心理生理相互作用(PPI) | 第44页 |
4.2.2 结构方程模型(SEM) | 第44页 |
4.2.3 动态因果模型(DCM) | 第44-45页 |
4.2.4 Granger因果模型(GCM) | 第45-46页 |
4.3 Granger因果模型原理 | 第46-47页 |
4.4 材料和方法 | 第47页 |
4.4.1 实验设计 | 第47页 |
4.4.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47页 |
4.4.3 杏仁核有效连接分析 | 第47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4.5.1 杏仁核内部网络 | 第47-49页 |
4.5.2 杏仁核外部网络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总结 | 第51-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 | 第62-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