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工艺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恶臭的概述第13-14页
        1.1.1 城镇污水厂臭气的主要来源与组成第13-14页
        1.1.2 恶臭危害特点第14页
    1.2 恶臭的评价类别及测定方法第14-15页
        1.2.1 恶臭气体评价类别第14页
        1.2.2 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第14-15页
    1.3 恶臭气体常用的处理方法第15-23页
        1.3.1 物理除臭法第16页
        1.3.2 化学除臭法第16-17页
        1.3.3 生物除臭法第17-22页
        1.3.4 联合法第22-23页
    1.4 本课题来源、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1.4.1 课题来源第23页
        1.4.2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3页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恶臭源的排放规律研究第25-33页
    2.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2.1.1 污水厂概况第25-26页
        2.1.2 主要恶臭源和采样点设置第26页
        2.1.3 监测仪器第26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2.2.1 污水厂主要处理单元H_2S和NH_3的排放浓度比较第26-28页
        2.2.2 格栅间的恶臭物的排放特征第28-30页
        2.2.3 格栅间的H_2S与NH_3排放影响因素第30-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33-40页
    3.1 试验设计第33-36页
        3.1.1 试验装置第33-34页
        3.1.2 生物法填料的选择第34-35页
        3.1.3 生物培养液成分第35-36页
        3.1.4 实验材料第36页
    3.2 试验方法第36-38页
        3.2.1 生物滴滤塔处理硫化氢的小试研究第37页
        3.2.2 喷淋滴滤塔处理硫化氢的小试研究第37-38页
        3.2.3 生物-化学吸收法组合工艺处理性能研究第38页
    3.3 分析测定方法第38-40页
第四章 生物滴滤塔处理硫化氢的小试研究第40-60页
    4.1 生物滴滤塔挂膜与启动第40-43页
        4.1.1 填料预挂膜第40-41页
        4.1.2 微生物驯化第41-43页
    4.2 生物滴滤塔运行条件的影响第43-51页
        4.2.1 进气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3-46页
        4.2.2 进气量及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4.2.3 进气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4.2.4 循环液喷淋量对生物滴滤塔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4.2.5 循环喷淋液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4.3 生物滴滤塔的影响因素第51-53页
        4.3.1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1页
        4.3.2 循环液中SO_4~(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4.3.3 循环液中COD变化规律第52-53页
    4.4 生物滴滤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53-57页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54页
        4.4.2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第54-57页
    4.5 生物滴滤塔连续运行处理性能研究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喷淋洗涤塔处理硫化氢的小试研究第60-66页
    5.1 喷淋洗涤塔运行条件的影响第60-62页
        5.1.1 进气浓度对去除硫化氢效果的影响第60-61页
        5.1.2 喷淋密度对去除硫化氢效果的影响第61-62页
    5.2 喷淋洗涤塔的影响因素第62-64页
        5.2.1 吸收液中硫化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62-63页
        5.2.2 吸收液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63-64页
    5.3 生物-化学吸收法组合工艺处理性能研究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建议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图表目录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根系在纳米银及其与银离子共存条件下对银的吸收研究
下一篇:苏州地区典型街道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吴中区郭巷街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