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符号表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1.2 燃煤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 第15-19页 |
| 1.2.1 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 第15-16页 |
| 1.2.2 热力型NO_x(Themral NO_x) | 第16-17页 |
| 1.2.3 快速型NO_x(Prompt NO_x) | 第17-18页 |
| 1.2.4 燃料型NO_x(Fuel NO_x) | 第18-19页 |
| 1.3 燃煤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第19-23页 |
| 1.3.1 燃烧控制技术 | 第19-20页 |
| 1.3.2 燃烧后控制技术 | 第20-21页 |
| 1.3.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 第21-23页 |
| 1.4 SNCR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2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27-33页 |
| 2.1 实验系统简介 | 第27-28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2.3 实验内容 | 第30-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三聚氰酸选择性非催化脱硝特性 | 第33-40页 |
| 3.1 反应温度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3.2 停留时间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3 O_2浓度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4 三聚氰酸与NO的摩尔比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5 NO初始浓度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添加剂对三聚氰酸选择性非催化脱硝的影响 | 第40-52页 |
| 4.1 NH_4H_2PO_4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 4.2 CO和H_2O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2-48页 |
| 4.2.1 CO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 4.2.2 H_2O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2.3 同时加入CO和H_2O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4.3 钠盐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 4.4 铁盐对三聚氰酸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三聚氰胺选择性非催化脱硝特性 | 第52-58页 |
| 5.1 反应温度对三聚氰胺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 5.2 停留时间对三聚氰胺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 5.3 三聚氰胺与NO的摩尔比对三聚氰胺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 5.4 NO初始浓度对三聚氰胺脱硝特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建议 | 第58-61页 |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8-60页 |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60页 |
| 6.3 未来研究建议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