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清远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36页 |
2.1 历史街区相关概念研究 | 第17-19页 |
2.1.1 历史街区定义研究 | 第17-18页 |
2.1.2 历史街区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2 历史街区特征 | 第19-20页 |
2.3 历史街区价值体现 | 第20-21页 |
2.4 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4页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4.2 能量理论 | 第22页 |
2.4.3 有机更新理论 | 第22-23页 |
2.4.4 其他理论 | 第23-24页 |
2.5 历史街区保护方法 | 第24-27页 |
2.5.1“冷冻式”保护 | 第24-25页 |
2.5.2“拼贴式”保护 | 第25-26页 |
2.5.3 功能转换与调整 | 第26-27页 |
2.6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实践及经验总结 | 第27-34页 |
2.6.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实践 | 第27-31页 |
2.6.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实践 | 第31-34页 |
2.6.3 国内外历史街区经验总结 | 第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大同市清远街历史街区现状研究 | 第36-57页 |
3.1 大同市概况 | 第36-37页 |
3.1.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 第36页 |
3.1.2 自然资源 | 第36-37页 |
3.2 大同城市的历史变迁 | 第37-40页 |
3.2.1 古时大同 | 第37-38页 |
3.2.2 现时大同 | 第38-40页 |
3.3 清远街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 第40-54页 |
3.3.1 大同古城概况 | 第40-41页 |
3.3.2 清远街历史街区概况 | 第41-42页 |
3.3.3 大同清远街历史街区人口现状 | 第42页 |
3.3.4 大同清远街历史街区住区分析 | 第42-43页 |
3.3.5 大同清远街历史街区道路分析 | 第43-44页 |
3.3.6 大同清远街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分析 | 第44-48页 |
3.3.7 清远街历史街区的建筑现状 | 第48-54页 |
3.3.8 清远街历史街区生活环境分析 | 第54页 |
3.4 大同清远街历史街区存在问题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大同市清远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 第57-84页 |
4.1 清远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原则 | 第57-60页 |
4.1.1 清远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 | 第57-59页 |
4.1.2 清远街历史街区更新原则 | 第59-60页 |
4.2 清远街历史街区整体保护 | 第60-77页 |
4.2.1 清远街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策略 | 第60-62页 |
4.2.2 清远街历史街区规划空间格局保护 | 第62-65页 |
4.2.3 清远街历史街区群体建筑空间形态保护 | 第65-77页 |
4.3 清远街历史街区单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 第77-82页 |
4.3.1 清远街历史街区单体建筑保护措施 | 第77-82页 |
4.4.清远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探讨 | 第82-83页 |
4.4.1 规划更新方向 | 第82页 |
4.4.2 建筑设计方向 | 第82-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语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附录:清远街历史街区居民调查问卷表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