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排土场工程概况 | 第18-24页 |
2.1 排土场地质工程环境 | 第18-20页 |
2.1.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 第18-19页 |
2.1.2 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页 |
2.1.3 排土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页 |
2.1.4 排土场地震资料 | 第19-20页 |
2.2 排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2.1 自然因素 | 第20-22页 |
2.2.2 人为因素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非饱和土渗流理论的分析 | 第24-30页 |
3.1 概述 | 第24页 |
3.2 基质吸力 | 第24-25页 |
3.3 土-水特征曲线 | 第25-27页 |
3.3.1 土-水特征曲线基本特性 | 第25页 |
3.3.2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 第25-27页 |
3.4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 | 第27-29页 |
3.4.1 瞬态非饱和流 | 第27页 |
3.4.2 渗透系数 | 第27-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排土场堆积物散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第30-38页 |
4.1 散体含水率试验 | 第30-31页 |
4.2 颗粒级配试验 | 第31-33页 |
4.3 密实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4.4 散体直接剪切试验 | 第34-36页 |
4.4.1 试验设备与加载准则 | 第34-35页 |
4.4.2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4.4.3 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 第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非饱和土边坡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 第38-54页 |
5.1 Geo-Studio软件简介 | 第38-39页 |
5.1.1 SEEP/W模块介绍 | 第38-39页 |
5.1.2 SLOPE/W模块介绍 | 第39页 |
5.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5.2.1 渗流计算的有限元网格划分设计 | 第39-40页 |
5.2.2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设定 | 第40-41页 |
5.2.3 计算参数选择 | 第41-43页 |
5.3 降雨入渗边坡坡表瞬态渗流分析 | 第43-46页 |
5.4 降雨入渗边坡坡体瞬态渗流分析 | 第46-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六章 昆阳磷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4-76页 |
6.1 基于GEO-Studio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4-60页 |
6.1.1 降雨条件的设置 | 第54-55页 |
6.1.2 模拟过程及结果 | 第55-59页 |
6.1.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6.2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0-69页 |
6.2.1 蒙特卡洛法简介 | 第60-61页 |
6.2.2 概率密度函数 | 第61-62页 |
6.2.3 随机数的产生 | 第62页 |
6.2.4 样本数目的大小 | 第62-63页 |
6.2.5 蒙特卡洛法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3-69页 |
6.3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69-72页 |
6.3.1 边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计算原理 | 第69-70页 |
6.3.2 土场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参数确定 | 第70页 |
6.3.3 计算结果 | 第70-72页 |
6.3.4 结果分析 | 第72页 |
6.4 排土场边坡治理建议 | 第72-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结论 | 第76-77页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