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15-17页 |
| 插图目录 | 第17-23页 |
| 表格目录 | 第23-2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5-47页 |
| ·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的性质与应用 | 第27-33页 |
| ·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 ·作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 | 第30-31页 |
| ·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31页 |
| ·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 第31-32页 |
| ·其它应用 | 第32-33页 |
| ·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方法与形成机理 | 第33-45页 |
| ·电弧放电法 | 第33-37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37-38页 |
| ·热解法 | 第38-42页 |
| ·溅射与激光辐照法 | 第42-43页 |
| ·其它方法 | 第43-45页 |
| ·课题提出 | 第45-47页 |
| 第二章 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CEMNPs)的制备 | 第47-71页 |
| ·热解法研究 | 第47-61页 |
| ·原料及设备 | 第47页 |
| ·工艺流程及方案设计 | 第47-50页 |
| ·碳源对产物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工艺参数对产物影响分析 | 第52-61页 |
| ·液相还原-高温炭化法研究 | 第61-69页 |
| ·原料及设备 | 第61页 |
| ·工艺流程与实验方案 | 第61-64页 |
| ·工艺参数对产物的影响分析 | 第64-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三章 成分与结构表征 | 第71-103页 |
| ·碳包覆钴纳米粒子的成分与结构 | 第71-80页 |
| ·XRD 分析 | 第71-72页 |
| ·TEM 分析 | 第72-74页 |
| ·粒度分析 | 第74页 |
| ·Raman 光谱分析 | 第74-80页 |
| ·液相还原法合成碳包覆钴纳米粒子的成分与结构 | 第80-84页 |
| ·碳包覆铜镍纳米粒子的成分与结构 | 第84-89页 |
| ·碳包覆铁纳米粒子的成分与结构 | 第89-92页 |
| ·碳包覆铜纳米粒子的成分与结构 | 第92-97页 |
| ·碳包覆铁铜合金纳米粒子的成分与结构 | 第97-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四章 基础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103-121页 |
| ·磁性能 | 第103-108页 |
| ·不同方法合成的碳包覆钴纳米粒子的磁性能 | 第104-106页 |
| ·碳包覆铁纳米粒子的磁性能 | 第106-107页 |
| ·碳包覆铁铜合金纳米粒子的磁性能 | 第107-108页 |
| ·热稳定性 | 第108-113页 |
| ·不同方法合成的碳包覆钴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 第108-110页 |
| ·碳包覆铜镍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 第110-111页 |
| ·碳包覆铜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 第111-112页 |
| ·碳包覆铁铜合金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 | 第112-113页 |
| ·导电性和吸波性 | 第113-117页 |
| ·导电性 | 第113-114页 |
| ·吸波性 | 第114-117页 |
| ·氮吸附比表面积 | 第117-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 第五章 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121-139页 |
| ·实验用品 | 第121页 |
| ·液相还原法制备的碳包覆钴纳米粒子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121-129页 |
| ·实验用润滑油的配制 | 第121-122页 |
| ·粘度测试 | 第122-123页 |
| ·四球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23-126页 |
| ·销盘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26-129页 |
| ·碳包覆铜镍纳米粒子的减摩耐磨功能 | 第129-133页 |
| ·粘度测试 | 第129页 |
| ·添加量与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 ·载荷对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 ·转速对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 ·磨痕观察 | 第132-133页 |
| ·碳包覆铜纳米粒子的减摩耐磨功能 | 第133-137页 |
| ·粘度测试 | 第133页 |
| ·添加量与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的关系 | 第133-134页 |
| ·载荷与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的关系 | 第134-136页 |
| ·转速对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 第六章 电化学催化性能 | 第139-151页 |
| ·电化学实验 | 第139-140页 |
| ·碳包覆铜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 第140-143页 |
| ·GCE 与 Cu@C/GCE 的 CV 曲线比较 | 第140-141页 |
| ·浓度的影响 | 第141页 |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141-143页 |
| ·液相还原法合成的碳包覆钴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 第143-146页 |
| ·GCE 与 Co@C(LR)/GCE 的 CV 曲线比较 | 第143-144页 |
| ·浓度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 ·碳包覆铁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 第146-149页 |
| ·GCE 与 Fe@C/GCE 的 CV 曲线对比 | 第146-147页 |
| ·浓度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148-1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1-155页 |
| ·结论 | 第151-152页 |
| ·创新点 | 第15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5-171页 |
| 附录 | 第171-173页 |
| 致谢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