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天然气项目建设与储运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1.2 天然气工程运营现状 | 第13页 |
1.2 放散气回收技术概述 | 第13-19页 |
1.2.1 放散气回收方法比较 | 第13-16页 |
1.2.2 放散气回收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1.2.3 撬装化的应用成果 | 第18-19页 |
1.3 ANG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3.1 活性炭制备技术 | 第19-20页 |
1.3.2 活性炭成型技术 | 第20-21页 |
1.3.3 活性炭再生技术 | 第21-22页 |
1.3.4 ANG储罐研制技术 | 第22页 |
1.3.5 吸附热效应影响过程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ANG放散气回收装置及技术工艺开发与设计 | 第25-38页 |
2.1 放散气调研 | 第25-31页 |
2.1.1 天然气气源调研 | 第25页 |
2.1.2 天然气物化参数调研 | 第25-29页 |
2.1.3 不同气源互换性分析 | 第29-30页 |
2.1.4 调研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2 ANG放散气回收工艺流程设计与概述 | 第31-37页 |
2.2.1 ANG放散气回收工艺流程设计依据 | 第31-32页 |
2.2.2 ANG放散气回收装置工艺流程设计 | 第32-36页 |
2.2.3 调试路线确定 | 第36-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ANG放散气回收装置设备选型及控制 | 第38-52页 |
3.1 关键设备及材料选型与设计 | 第38-45页 |
3.1.1 ANG吸附储罐的设计 | 第38-39页 |
3.1.2 ANG吸附储罐内部结构的设计 | 第39-41页 |
3.1.3 ANG预吸附罐设计 | 第41-42页 |
3.1.4 活性炭的选取及填充 | 第42-44页 |
3.1.5 其他关键设备选型及设计 | 第44-45页 |
3.2 ANG放散气回收装置关键控制技术电控系统 | 第45-48页 |
3.2.1 电力要求与参数 | 第45页 |
3.2.2 控制系统信号处理及操作 | 第45-46页 |
3.2.3 控制系统逻辑关系 | 第46-47页 |
3.2.4 控制系统PC端远程控制 | 第47-48页 |
3.3 系统信号采集及控制点 | 第48-50页 |
3.3.1 系统数据存储点 | 第48页 |
3.3.2 控制系统逻辑关系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车载ANG回收装置工程化设计 | 第52-57页 |
4.1 工程化应用背景 | 第52页 |
4.2 车载ANG回收装置工程化设备选型及回收计算 | 第52-54页 |
4.2.1 车载ANG回收装置工程化主要设备清单 | 第52-54页 |
4.2.2 车载ANG回收装置工程化回收计算 | 第54页 |
4.3 车载ANG回收装置工程化经济分析 | 第54-56页 |
4.3.1 车载ANG回收装置工程化初始投资 | 第54-55页 |
4.3.2 车载ANG回收装置放散气回收利润 | 第55-56页 |
4.3.3 车载ANG回收装置投资回收期 | 第56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