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坡灾害输电网的风险预警模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预警方法研究 | 第9-10页 |
1.2.2 预警系统研究 | 第10-12页 |
1.2.3 预警模型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预警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2.1 预警概念 | 第16-17页 |
2.2 预警模型理论 | 第17-19页 |
2.3 输电网事故的理论模型 | 第19-20页 |
2.4 预警评估方法 | 第20-29页 |
2.4.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0-24页 |
2.4.2 熵权法 | 第24-27页 |
2.4.3 可拓理论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滑坡灾害下输电网预警模型 | 第30-64页 |
3.1 滑坡灾害下输电网风险因素分析 | 第30-37页 |
3.1.1 滑坡灾害下输电网灾害影响因素 | 第30-34页 |
3.1.2 输电网停电预估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3.2 输电网预警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3.3 输电网预警等级级数及指标分级确定 | 第38-47页 |
3.3.1 预警等级级数的确定 | 第39页 |
3.3.2 预警指标的分级 | 第39-47页 |
3.4 输电网预警指标权重计算 | 第47-59页 |
3.4.1 指标权重计算模型 | 第47-49页 |
3.4.2 输电网预警指标权重 | 第49-59页 |
3.5 基于可拓理论的输电网预警模型 | 第59-63页 |
3.5.1 物元动态评价模型 | 第59-61页 |
3.5.2 输电网的预警模型 | 第61-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输电网预警机制与应急响应体系构建 | 第64-76页 |
4.1 电力企业预警及沟通机制 | 第64-69页 |
4.1.1 电力企业预警机制 | 第64-65页 |
4.1.2 电力企业沟通机制 | 第65-69页 |
4.2 输电网预警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69-72页 |
4.2.1 预警组织机构 | 第69-70页 |
4.2.2 预警组织机构职能 | 第70-72页 |
4.3 电力企业应急响应机制 | 第72-75页 |
4.3.1 输电网预警响应启动 | 第73页 |
4.3.2 输电网预警应急处置 | 第73-74页 |
4.3.3 输电网预警应急结束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电网预警等级计算 | 第76-86页 |
5.1 输电网及其地质概况 | 第76页 |
5.2 输电网预警级别评估 | 第76-83页 |
5.2.1 数据获取 | 第76-80页 |
5.2.2 综合预警等级计算 | 第80-83页 |
5.3 输电网预警响应等级及应急处置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页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附录 | 第96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6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