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侍卫制度研究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乾隆朝侍卫制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 第9-15页 |
一、专门史料 | 第9-11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一、侍卫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侍卫制度概念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乾隆朝以前的侍卫制度 | 第17-31页 |
第一节 乾隆以前的侍卫 | 第17-19页 |
一、清入关前的侍卫 | 第17-18页 |
二、顺康雍三朝侍卫侍卫官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乾隆以前侍卫的收入待遇 | 第19-22页 |
一、乾隆以前侍卫的常例收入 | 第19-20页 |
二、乾隆以前侍卫的非常例收入 | 第20-21页 |
三、乾隆以前侍卫的特例收入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乾隆以前侍卫的职责 | 第22-25页 |
一、扈从轮值 | 第22-24页 |
二、皇家庆典 | 第24页 |
三、军事职能 | 第24-25页 |
第四节 乾隆以前侍卫的出身 | 第25-29页 |
一、宗室觉罗侍卫 | 第25-26页 |
二、武进士侍卫 | 第26-27页 |
三、军中出身侍卫 | 第27-28页 |
四、其他途径选侍卫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乾隆朝侍卫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31-44页 |
第一节 乾隆朝侍卫制度趋于完善 | 第31-34页 |
一、乾隆朝侍卫官制上的完善 | 第31-33页 |
二、乾隆朝侍卫职责用途完善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乾隆朝侍卫的收入待遇变化 | 第34-38页 |
一、乾隆朝侍卫常例收入 | 第34-35页 |
二、乾隆朝侍卫的非常例收入 | 第35-36页 |
三、乾隆朝侍卫的特例收入 | 第36-37页 |
四、侍卫实际收入的个案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乾隆朝侍卫的出身 | 第38-43页 |
一、军功出身的黑吉侍卫 | 第38-40页 |
二、武进士出身的汉侍卫 | 第40-41页 |
三、宗室侍卫选拔途径放宽 | 第41页 |
四、藩属侍卫范围进一步扩大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乾隆朝侍卫个案分析 | 第44-51页 |
第一节 乾隆朝黑吉两省侍卫个案分析 | 第44-48页 |
一、五岱 | 第44-46页 |
二、额勒登保 | 第46-48页 |
第二节 乾隆朝藩属侍卫个案分析 | 第48-50页 |
一、普尔普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乾隆朝侍卫制度变化与清代社会 | 第51-57页 |
第一节 乾隆朝侍卫制度变化原因 | 第51-53页 |
一、乾隆时期八旗生计问题 | 第51-52页 |
二、乾隆时期战乱频繁 | 第52页 |
三、乾隆皇帝的“大一统”思想 | 第52-53页 |
第二节 乾隆朝侍卫制度变化的影响 | 第53-57页 |
一、侍卫出身多元化 | 第53-55页 |
二、侍卫维护国家统一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