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典型住宅用电负荷电气特征研究 | 第14-38页 |
2.1 数据采集 | 第14-15页 |
2.2 用电负荷稳态电气特征参数 | 第15-17页 |
2.2.1 电压、电流基波及各次谐波含量 | 第15-16页 |
2.2.2 电压、电流谐波含有率 | 第16页 |
2.2.3 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 第16页 |
2.2.4 基波有功功率、基波无功功率 | 第16页 |
2.2.5 基波功率因数 | 第16-17页 |
2.2.6 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 第17页 |
2.3 典型住宅用电负荷电气特征分析 | 第17-31页 |
2.3.1 热水壶和饮水机 | 第17-18页 |
2.3.2 挂烫机和电暖风 | 第18-20页 |
2.3.3 空调和冰箱 | 第20-23页 |
2.3.4 台式电脑 | 第23-25页 |
2.3.5 电饭煲和微波炉 | 第25-26页 |
2.3.6 电视和灯具 | 第26-29页 |
2.3.7 抽油烟机 | 第29-31页 |
2.4 采用稳态电气特征进行NILM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6页 |
2.4.1 典型住宅用电负荷电气特性的对比分析 | 第31-35页 |
2.4.2 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住宅用电负荷识别研究 | 第38-62页 |
3.1 负荷投切事件检测 | 第38-52页 |
3.1.1 基于滑动窗的双边累计和事件检测方法 | 第38-41页 |
3.1.2 负荷启动特性和稳态工作时的波动状况分析 | 第41-43页 |
3.1.3 本文提出的投切事件检测方法 | 第43-50页 |
3.1.4 投切事件检测方法算例分析 | 第50-52页 |
3.2 分类分层负荷识别方法研究 | 第52-61页 |
3.2.1 住宅负荷的类间识别 | 第52-57页 |
3.2.2 住宅负荷的类内识别 | 第57-6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基于事件检测的分类分层负荷识别方法效果验证 | 第62-78页 |
4.1 基于事件检测的负荷识别技术的流程 | 第62-63页 |
4.2 实验室组合投切实验效果验证 | 第63-69页 |
4.3 入户实测效果分析 | 第69-73页 |
4.4 BLUED数据集识别效果分析 | 第73-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5 总结与后期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8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