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海洋低温石油降解菌筛选与细菌群落对石油污染响应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海洋石油污染第13-16页
        1.1.1 石油的组成第13页
        1.1.2 低温对海上溢油迁移转化的影响第13-14页
        1.1.3 溢油的危害第14页
        1.1.4 低温对石油污染物清除的影响第14-16页
    1.2 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第16-20页
        1.2.1 常见的海洋石油降解菌第16页
        1.2.2 海洋低温石油降解菌的筛选第16-18页
        1.2.3 低温菌的适冷机制第18页
        1.2.4 生物表面活性剂第18-19页
        1.2.5 微生物修复方式第19-20页
    1.3 细菌群落对石油污染的响应第20-24页
        1.3.1 细菌群落研究的技术方法第21-22页
        1.3.2 细菌群落对石油污染响应研究进展第22-2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第24-28页
        1.4.1 研究意义第24-26页
        1.4.2 研究目的第26页
        1.4.3 研究内容第26页
        1.4.4 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2章 海洋低温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第28-44页
    2.1 试剂和仪器第28-31页
        2.1.1 碳源第28-29页
        2.1.2 实验试剂第29页
        2.1.3 培养基第29-30页
        2.1.4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35页
        2.2.1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第31-33页
        2.2.2 石油降解菌的鉴定第33-3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2.3.1 菌株筛选第35-37页
        2.3.2 菌株鉴定第37-43页
    2.4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海洋低温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研究第44-57页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4-45页
        3.1.1 试剂第44-45页
        3.1.2 实验仪器第45页
    3.2 实验方法第45-49页
        3.2.1 石油烃降解率的测定第45-47页
        3.2.2 正构烷烃降解率的测定第47-48页
        3.2.3 产表面活性剂实验第48-49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3.3.1 石油烃生物降解第49-52页
        3.3.2 正构烷烃生物降解第52-53页
        3.3.3 产表面活性剂性能第53-54页
        3.3.4 统计分析第54页
    3.4 讨论第54-56页
    3.5 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菌株Cobetia sp. QF-1的全基因测序分析第57-66页
    4.1 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第57页
    4.2 测序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4.2.1 原始数据分析第57-60页
        4.2.2 基因组组分分析第60页
        4.2.3 基因组功能分析第60-65页
    4.3 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微生物群落对石油污染的响应第66-111页
    5.1 实验方法第66-70页
        5.1.1 生物修复模拟实验第66-69页
        5.1.2 高通量测序实验第69-70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70-108页
        5.2.1 测序原始数据处理与评估第70-71页
        5.2.2 Alpha物种多样性的响应第71-74页
        5.2.3 Beta物种多样性的响应第74-75页
        5.2.4 物种分布的响应第75-77页
        5.2.5 物种组成比例的响应第77-86页
        5.2.6 物种丰度的响应第86-88页
        5.2.7 进化关系第88-91页
        5.2.8 功能基因预测第91-94页
        5.2.9 群落组成差异分析第94-104页
        5.2.10 群落功能差异分析第104-108页
    5.3 小结第108-111页
第6章 溢油污染原位生物修复与溢油对细菌群落的影响第111-127页
    6.1 溢油事故简介第111-113页
    6.2 实验方法第113-114页
        6.2.1 生物修复试剂制备第113页
        6.2.2 原位微生物修复第113-114页
        6.2.3 高通量测序实验第114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4-125页
        6.3.1 原位微生物修复第114-116页
        6.3.2 溢油对细菌群落的影响第116-125页
    6.4 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与展望第127-131页
    7.1 结论第127-130页
    7.2 展望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作者简介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禽反转录病毒特异性蛋白抗原表位筛选
下一篇:基因组选择方法的比较与多变量GBLUP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