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短视频的类型、内容生产模式、传播特点及发展现状 | 第11页 |
二、短视频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传者分析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定位精准:打造时政和思想平台 | 第15-16页 |
一、产品定位:时政和思想平台 | 第15-16页 |
二、内容定位: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 第16页 |
第二节 团队: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 | 第16-20页 |
一、采编团队: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媒体素养 | 第16-17页 |
二、总编情怀塑造澎湃 | 第17-19页 |
三、资本方:助力内容生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传播内容分析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澎湃微博新闻短视频的技术形态 | 第21-26页 |
一、属于“短消息”的视频长度 | 第22-23页 |
二、注重现场感,少背景音乐 | 第23-25页 |
三、记者出镜、使用配音情况:对“专业性”的选择性放弃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选题内容 | 第26-29页 |
一、选题特征:以民生为主,社会监督为辅 | 第26-27页 |
二、价值取向:趋向负面,中向较多 | 第27-29页 |
第三节 表达视角 | 第29-30页 |
一、关注民生 | 第29页 |
二、聚焦社会监督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开放式结构 | 第30-32页 |
一、新闻标题:追求“新闻性” | 第30-31页 |
二、内容简介:短视频不是万能的 | 第31页 |
三、评论:解构新闻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传播渠道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牌照”加持的视频新闻服务 | 第32页 |
第二节 微博在突发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的优势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多渠道传播 | 第33-38页 |
第五章 受众分析 | 第38-50页 |
第一节 澎湃新闻微博突发新闻短视频受众特征 | 第38-41页 |
一、受众高知化、政治素养高 | 第38-39页 |
二、受众问卷调查 | 第39-40页 |
三、受众由接收者向参与者转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受众间互动 | 第41-43页 |
一、参与性 | 第41-42页 |
二、即时性 | 第42页 |
三、社交化 | 第42页 |
四、碎片化 | 第42-43页 |
第三节 个案分析 | 第43-50页 |
第六章 传播效果分析 | 第50-57页 |
第一节 传播度测量 | 第50-51页 |
第二节 舆论影响 | 第51-57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52-53页 |
二、对个人的影响:保障民众的四权 | 第53-54页 |
三、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演变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件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