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工程的遥感监测与抽样体系构建--以杭州西溪湿地保护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湿地的定义 | 第9-10页 |
·湿地与湿地保护工程 | 第10-11页 |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湿地监测体系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美国 | 第12-15页 |
·国家级湿地调查体系 | 第12-13页 |
·州级监测体系 | 第13-14页 |
·项目区级监测体系 | 第14-15页 |
·澳大利亚 | 第15-16页 |
·英国 | 第16页 |
·芬兰 | 第16页 |
·中国 | 第16-17页 |
·湿地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国外湿地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我国湿地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西溪湿地遥感监测研究历史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第20-2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水文 | 第20-21页 |
·气候 | 第21页 |
·土壤 | 第21页 |
·生物种类 | 第21页 |
·数据资料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湿地的遥感监测 | 第24-46页 |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24-30页 |
·最佳波段组合选择 | 第24-27页 |
·几何精校正 | 第27-29页 |
·分辨率融合 | 第29-30页 |
·西溪湿地遥感分类系统 | 第30-31页 |
·遥感分类主要方法 | 第31-32页 |
·西溪湿地遥感分类 | 第32-38页 |
·非监督分类 | 第32-33页 |
·监督分类 | 第33-38页 |
·建立解译标志 | 第33-35页 |
·选择训练样本 | 第35-36页 |
·分类模板评价 | 第36-37页 |
·最大似然法分类 | 第37页 |
·人机交互修改 | 第37-38页 |
·分类后处理及分类结果 | 第38-40页 |
·边界裁剪 | 第38页 |
·聚类分析 | 第38页 |
·分类结果 | 第38-40页 |
·分类精度评价 | 第40-42页 |
·精度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西溪湿地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 第41-42页 |
·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湿地保护工程监测体系研究 | 第46-74页 |
·湿地监测抽样体系建立原则 | 第46页 |
·湿地分类系统 | 第46-48页 |
·国家级湿地保护工程监测抽样体系 | 第48-52页 |
·项目区湿地参数估计 | 第50-51页 |
·省或直辖市湿地参数估计 | 第51页 |
·工程类别湿地参数估计 | 第51-52页 |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湿地参数估计 | 第52页 |
·经营单位级湿地保护工程监测抽样技术体系 | 第52-73页 |
·调查指标体系 | 第53-55页 |
·三级总体加密 | 第55-63页 |
·经营单位级抽样设计 | 第63-73页 |
·抽样设计方法 | 第63-66页 |
·方差分析 | 第66-69页 |
·调查单元 | 第69-72页 |
·专题调查方法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83页 |
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