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

某高中放废物贮存库水文地质环境演化及安全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防渗帷幕对水文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第13-14页
        1.2.2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 主要研究成果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8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3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第21-22页
        2.1.2 地形地貌第22页
        2.1.3 气象水文第22-23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23-25页
        2.2.1 地层岩性第23-24页
        2.2.2 地质构造第24-25页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第25-27页
        2.3.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第25-26页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26-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库区水文地质环境第28-41页
    3.1 地层岩性及分布第28-29页
        3.1.1 岩性分布与特征第28页
        3.1.2 节理裂隙发育特征第28-29页
    3.2 地下水类型第29-32页
        3.2.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29页
        3.2.2 基岩裂隙水第29-32页
    3.3 地下水的埋藏和运动第32-36页
        3.3.1 地下水埋藏和分布第32-35页
        3.3.2 地下水运动特征第35-36页
    3.4 地层渗透性变化特征第36-40页
        3.4.1 第四系孔隙含水介质渗透性空间分布规律第36-37页
        3.4.2 基岩渗透性空间变化第37-40页
    3.5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库区水文地质环境演化研究第41-64页
    4.1 帷幕构筑的概况第41页
    4.2 帷幕构筑前库区地下水运动特征第41-43页
    4.3 帷幕构筑后库区地下水流场变化分析第43-48页
        4.3.1 帷幕构筑后地下水位变化第43-45页
        4.3.2 帷幕构筑后地下水位变化分析第45-48页
    4.4 库区地下水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第48-61页
        4.4.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第48-52页
        4.4.2 模型计算与校验第52-61页
    4.5 库区进水事件原因分析第61-62页
    4.6 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帷幕内外地下水水力联系研究第64-81页
    5.1 试验概况第64-65页
    5.2 地下水连通试验及结果分析第65-76页
        5.2.1 压水连通试验及方法第65-66页
        5.2.2 压水连通试验第66-71页
        5.2.3 压水连通试验结果分析第71-72页
        5.2.4 帷幕内抽水试验第72-76页
    5.3 示踪剂连通试验第76-79页
        5.3.1 试验概况第76-77页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7-79页
    5.4 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帷幕构筑后高中放废物贮存库安全评价第81-98页
    6.1 帷幕构筑后对库区地下水水位影响第81-84页
        6.1.1 库区整体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第81-82页
        6.1.2 各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分析第82-84页
    6.2 帷幕构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第84-95页
        6.2.1 帷幕对场地岩土体力学参数影响第84-85页
        6.2.2 帷幕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第85-90页
        6.2.3 帷幕构筑后地下水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90-95页
    6.3 帷幕构筑后库区安全评价第95-97页
        6.3.1 库区正常运行的安全性第95-96页
        6.3.2 极端气候下库区的安全性第96页
        6.3.3 库区外部环境的安全性第96-97页
    6.4 小结第97-98页
结论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黔西北地区稀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机制研究
下一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和时间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