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研究--基于宏达新材案例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导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市值管理发展背景及现状第11-13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第13-15页
    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第15-19页
        1.3.1 市值管理的概念第15-16页
        1.3.2 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第16-18页
        1.3.3 伪市值管理的概念第18-19页
    1.4 本文创新点及贡献第19-21页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21-33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1 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第21页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1-23页
        2.1.3 自由公开市场理论第23-24页
    2.2 国外文献综述第24-26页
        2.2.1 国外价值管理研究内容第24页
        2.2.2 国外价值管理发展历程第24-25页
        2.2.3 国外文献述评第25-26页
    2.3 国内文献综述第26-33页
        2.3.1 市值管理的模式和研究框架第26-27页
        2.3.2 市值管理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2.3.3 市值管理的绩效评价第28-29页
        2.3.4 市值管理的变异与隐患第29-32页
        2.3.5 国内文献述评第32-33页
3.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制度背景第33-37页
    3.1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发展历程第33-34页
    3.2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性第34-35页
        3.2.1 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的标杆第34页
        3.2.2 市值是管理层绩效考核的重要标杆第34页
        3.2.3 市值是提高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的客观需要第34-35页
    3.3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3.3.1 市场对市值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泛化理解第35页
        3.3.2 借“市值管理”之名行“灰色操作”之实的倾向严重第35-36页
        3.3.3 市值管理与其他市场发展的举措存在交叉第36-37页
4.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表现形式、时机选择与市场表现:理论分析第37-45页
    4.1 市值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第37-41页
        4.1.1 价值创造:完善公司治理,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第37页
        4.1.2 价值经营:影响股价的同时辅以多种资本运作方式第37-38页
        4.1.3 价值实现: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增进内外部了解第38-39页
        4.1.4“伪市值管理”主要表现形式第39-41页
    4.2 市值管理时机的选择第41-43页
        4.2.1 在国家相关政策变化带来机遇或挑战时进行市值管理第41-42页
        4.2.2 在行业内部发展动向带来机遇或挑战时进行市值管理第42页
        4.2.3 在公司股价要求符合内在价值时进行市值管理第42页
        4.2.4“伪市值管理”时机的选择第42-43页
    4.3 市值管理前后市场表现第43-45页
        4.3.1 股价被低估,市值管理后,股价上升,与内在价值相符第43-44页
        4.3.2 股价被高估,市值管理后,股价回落,与内在价值相符第44页
        4.3.3“伪市值管理”前后市场表现:市值与内在价值不符第44-45页
5.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基于宏达新材市值管理的案例分析第45-61页
    5.1 案例简介第45-47页
        5.1.1 宏达新材和上海永邦公司简介第45页
        5.1.2 宏达新材“市值管理”的过程第45-47页
    5.2 宏达新材“伪市值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第47-53页
        5.2.1 采取“上海永邦+宏达新材”投资模式以形成利益捆绑第47-48页
        5.2.2 热衷跨界并购重组项目以迎合市场第48-50页
        5.2.3 违规披露、内幕交易、多股操纵等多手法操纵并用第50-53页
    5.3 宏达新材进行“伪市值管理”的时机选择第53-56页
        5.3.1 在公司经营不善,面临巨大业务转型压力时进行市值管理第54-55页
        5.3.2 在公司面临资金困难时进行市值管理第55-56页
    5.4 宏达新材“伪市值管理”前后市场表现第56-6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1-65页
    6.1 研究结论第61-62页
    6.2 案例启示与政策建议第62-64页
    6.3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第64页
    6.4 未来研究空间第64-6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数据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以南京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