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1.2 鬼成像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鬼成像 | 第15-16页 |
1.2.2 计算鬼成像 | 第16-17页 |
1.3 大气湍流下鬼成像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鬼成像理论基础 | 第21-35页 |
2.1 光场传播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2.1.1 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 第21-22页 |
2.1.2 角谱衍射理论 | 第22-23页 |
2.2 光源相干性 | 第23-25页 |
2.3 鬼成像 | 第25-31页 |
2.3.1 纠缠双光子鬼成像 | 第25-26页 |
2.3.2 热光鬼成像 | 第26-30页 |
2.3.3 赝热光鬼成像 | 第30-31页 |
2.4 计算鬼成像 | 第31-34页 |
2.4.1 计算鬼成像原理 | 第31-32页 |
2.4.2 数值计算参考光场方法 | 第32-33页 |
2.4.3 质量评价参数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SLM赝热源关联特性及计算鬼成像数值模拟 | 第35-61页 |
3.1 SLM相位调制模型 | 第35-36页 |
3.2 SLM赝热光场的关联特性 | 第36-46页 |
3.2.1 像元尺寸对赝热光场的影响 | 第37-43页 |
3.2.2 调制深度对赝热光场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填充比对赝热光场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计算鬼成像数值模拟 | 第46-51页 |
3.3.2 像元尺寸对计算鬼成像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3 调制深度对计算鬼成像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4 填充比对计算鬼成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 大气湍流对计算鬼成像的影响 | 第51-58页 |
3.4.1 大气湍流概述 | 第51-52页 |
3.4.2 湍流传输相位屏模拟 | 第52-55页 |
3.4.3 湍流对赝热光场关联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4 大气湍流下计算鬼成像数值模拟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大气湍流下计算鬼成像 | 第61-83页 |
4.1 实验模拟大气湍流 | 第61-67页 |
4.1.1 热风式大气湍流模拟装置 | 第61-62页 |
4.1.2 湍流参数测量 | 第62-65页 |
4.1.3 湍流测量结果 | 第65-67页 |
4.2 计算鬼成像像实验系统设计 | 第67-73页 |
4.2.1 实验仪器简介 | 第68-71页 |
4.2.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标定 | 第71-73页 |
4.3 不同赝热光源相干度下计算鬼成像实验研究 | 第73-79页 |
4.3.1 合并像元对赝热光场的影响 | 第73-77页 |
4.3.2 合并像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第77-79页 |
4.4 大气湍流对计算鬼成像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79-82页 |
4.4.1 大气湍流对赝热光场关联特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4.4.2 大气湍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第80-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3-84页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和方法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