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两种葡萄糖苷酶偶联壳聚糖酶CSN酶解产生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符号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1页
    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性质与应用第16-18页
        1.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概述第16页
        1.1.2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应用第16-18页
    1.2 N-乙酰氨基葡萄的来源与生产第18-24页
        1.2.1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概述第18-19页
        1.2.2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第19页
        1.2.3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第19-22页
        1.2.4 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其它衍生物的生产第22-24页
    1.3 甲壳素水解酶类概述第24-27页
        1.3.1 几丁质酶第24-25页
        1.3.2 壳聚糖酶第25-26页
        1.3.3 几丁质脱乙酰酶第26-27页
        1.3.4 非专一性酶第27页
    1.4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第27-28页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28-31页
        1.5.1 本文选题背景第28-29页
        1.5.2 本文选题依据第29-3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1-42页
    2.1 实验材料第31-34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31页
        2.1.2 培养基第31-32页
        2.1.3 酶和试剂第32页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2页
        2.1.5 主要缓冲液第32-33页
        2.1.6 PCR反应引物第33-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42页
        2.2.1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34-35页
        2.2.2 PCR产物的回收第35页
        2.2.3 T4 DNA聚合酶处理PCR片段第35-36页
        2.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页
        2.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酶连产物的转化第36-37页
        2.2.6 重组克隆验证第37页
        2.2.7 质粒DNA的抽提第37-38页
        2.2.8 毕赤酵母感受态的制备与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8-39页
        2.2.9 重组菌株的筛选与保存第39页
        2.2.10 毕赤酵母重组菌株的摇瓶发酵第39页
        2.2.11 壳聚糖水解酶类的酶活测定第39-41页
        2.2.12 酶解产物的检测第41-4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2-65页
    3.1 NagZ在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测定第42-60页
        3.1.1 目的基因nagZ的合成第42-43页
        3.1.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3-46页
        3.1.3 pHBM905A-nag Z的转化及重组菌验证第46-47页
        3.1.4 重组菌株的平板法初步筛选第47-48页
        3.1.5 重组酶Nag Z的表达及纯化第48-50页
        3.1.6 重组酶Nag Z的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第50-51页
        3.1.7 重组酶Nag Z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第51页
        3.1.8 金属离子对Nag Z的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3.1.9 重组酶Nag Z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第52页
        3.1.10 NagZ的酶解作用分析第52-60页
    3.2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的表达第60-62页
        3.2.1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TK的表达第60-61页
        3.2.2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CSX的表达第61-62页
        3.2.3 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GlmAPH的表达第62页
    3.3 偶联壳聚糖酶CSN与Nag Z酶解产生Glc NAc第62-65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65-68页
    4.1 结果讨论第65-66页
        4.1.1 NagZ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第65页
        4.1.2 重组NagZ的酶活及酶学性质的测定第65-66页
        4.1.3 重组NagZ的酶解效果的检测第66页
        4.1.4 重组NagZ与CSN偶联酶解几丁质的分析第66页
    4.2 工作展望第66-68页
        4.2.1 NagZ异源表达的稳定性的提高第66-67页
        4.2.2 三种外切氨基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第67页
        4.2.3 偶联酶解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量子点内滤效应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
下一篇:多重敏感性复合纳米凝胶的药物控释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