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2.1 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文献 | 第10-13页 |
1.2.2 企业家相关文献研究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1 规范分析 | 第17页 |
1.3.2 实证分析 | 第17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7-18页 |
1.5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企业家理论 | 第19-20页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页 |
2.1.2 声誉理论 | 第19-20页 |
2.2 有效市场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2页 |
2.2.1 有效市场假说 | 第20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有效市场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关联 | 第21-22页 |
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2页 |
2.3.1 资本市场中的信号传递理论 | 第22页 |
2.3.2 信号传递理论作用于环境信息披露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评价 | 第24-31页 |
3.1 评价体系设计 | 第24-25页 |
3.2 样本描述 | 第25-26页 |
3.3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评价 | 第26-29页 |
3.3.1 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评价 | 第26-28页 |
3.3.2 中西药上市公司披露水平差异分析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企业家特征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1-37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4.2 变量选择和样本描述 | 第31-34页 |
4.2.1 变量选择 | 第31-33页 |
4.2.2 样本描述 | 第33-34页 |
4.3 模型设计 | 第34-36页 |
4.4 实证结果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 第37-41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37-3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8-39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