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博物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1-12页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1-12页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第2章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概念及相关基础研究第15-26页
    2.1 文化创意产业第15-17页
        2.1.1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范畴第15-17页
        2.1.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概况第17页
    2.2 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第17-18页
    2.3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之功能和种类第18-20页
        2.3.1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功能第19页
        2.3.2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种类第19-20页
    2.4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特征第20-21页
    2.5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第21-26页
第3章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系统研究第26-42页
    3.1 “九·一八事变”三大遗迹第26页
    3.2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简介第26页
    3.3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资源梳理第26-35页
        3.3.1 物质性文化资源第27-33页
        3.3.2 非物质性文化资源第33-35页
    3.4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现状第35-38页
    3.5 当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38-40页
        3.5.1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不足之处第38-39页
        3.5.2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存在不足的原因第39-40页
    3.6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趋势第40-42页
第4章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第42-54页
    4.1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定位第42-43页
        4.1.1 划分参观者的结构,设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品第42页
        4.1.2 根据参观者的消费结构划分文化衍生品的价位第42-43页
    4.2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设计原则第43-44页
        4.2.1 纪念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3页
        4.2.2 突出文化内涵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原则第43页
        4.2.3 时代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第43页
        4.2.4 注重市场导向原则第43-44页
        4.2.5 便携性原则第44页
    4.3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第44-45页
        4.3.1 二维转印法第44-45页
        4.3.2 微缩复制法第45页
        4.3.3 形态转化法第45页
        4.3.4 意蕴表达法第45页
    4.4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模式第45-47页
        4.4.1 馆藏资源中的设计素材矩阵式梳理第46-47页
        4.4.2 衍生产品载体选择与产品系拓展第47页
    4.5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类型第47-48页
    4.6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实例第48-54页
        4.6.1 典型图案形象提炼与设计第48-49页
        4.6.2 三维物象的微缩与复制第49-51页
        4.6.3 对人物形象的应用第51-53页
        4.6.4 对寓意的诠释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沈阳某高校三维绿量定量化研究
下一篇:非线性能量阱梁结构的振动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