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轻量级虚拟机的并行计算框架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12-13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并行计算框架及CONTIKI系统技术概述 | 第14-25页 |
2.1 MPI相关技术 | 第14-17页 |
2.1.1 MPI简介 | 第14-15页 |
2.1.2 MPI调用接口 | 第15页 |
2.1.3 MPI通信模式 | 第15-17页 |
2.2 Hadoop相关技术 | 第17-22页 |
2.2.1 Hadoop简介 | 第17页 |
2.2.2 HDFS架构 | 第17-18页 |
2.2.3 HDFS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4 MapReduce简介 | 第19-20页 |
2.2.5 MapReduce架构 | 第20-21页 |
2.2.6 MPI与Hadoop的比较 | 第21-22页 |
2.3 Contiki相关技术 | 第22-24页 |
2.3.1 Contiki系统简介 | 第22页 |
2.3.2 Contiki系统特性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轻量级虚拟机的并行计算框架的设计 | 第25-41页 |
3.1 轻量级虚拟机设计 | 第25-27页 |
3.1.1 虚拟机技术 | 第25-26页 |
3.1.2 轻量级虚拟机原理 | 第26-27页 |
3.2 基于轻量级虚拟机的并行计算框架的设计 | 第27-38页 |
3.2.1 并行计算框架的总体设计 | 第27-30页 |
3.2.2 客户端模块 | 第30-31页 |
3.2.3 服务节点模块 | 第31-34页 |
3.2.4 控制节点模块 | 第34-35页 |
3.2.5 计算节点模块 | 第35-38页 |
3.3 并行策略设计 | 第38-39页 |
3.3.1 数据共享 | 第38页 |
3.3.2 数据并行 | 第38-39页 |
3.4 基于负载权值的负载均衡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轻量级虚拟机的并行计算框架的实现 | 第41-52页 |
4.1 共享存储的实现 | 第41-42页 |
4.2 客户端模块的实现 | 第42-44页 |
4.2.1 并行算法编程 | 第42-43页 |
4.2.2 计算数据格式 | 第43-44页 |
4.2.3 客户端命令 | 第44页 |
4.2.4 客户端与服务节点交互 | 第44页 |
4.3 服务节点模块的实现 | 第44-47页 |
4.3.1 服务管理器的实现 | 第45-46页 |
4.3.2 分发器的实现 | 第46页 |
4.3.3 收集器的实现 | 第46-47页 |
4.4 控制节点模块实现 | 第47-49页 |
4.5 计算节点模块实现 | 第49-50页 |
4.6 并行计算框架工作流程 | 第50-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2-67页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52-54页 |
5.1.1 测试网络拓扑 | 第52-53页 |
5.1.2 MFS集群搭建 | 第53页 |
5.1.3 其他节点搭建 | 第53-54页 |
5.2 系统加速比测试 | 第54-60页 |
5.2.1 加速比 | 第54-55页 |
5.2.2 加速比实验 | 第55-56页 |
5.2.3 测试方案 | 第56-57页 |
5.2.4 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 | 第57-59页 |
5.2.5 不同计算数据规模对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6 不同计算节点数量对性能的影响 | 第60页 |
5.3 系统对比测试 | 第60-65页 |
5.3.1 对比实验 | 第60-62页 |
5.3.2 测试方案 | 第62-63页 |
5.3.3 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 | 第63-65页 |
5.3.4 不同计算数据规模下性能对比 | 第65页 |
5.3.5 不同计算数据规模下资源消耗对比 | 第65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65-6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