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基于混沌的随机数生成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所做工作第16页
    1.4 文章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混沌理论与混沌密码基础第18-28页
    2.1 混沌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2.2 混沌的定义及特征第19-21页
        2.2.1 Li-Yorke的混沌定义第19-20页
        2.2.2 Devaney的混沌定义第20页
        2.2.3 Smale马蹄定义第20页
        2.2.4 混沌的基本特征第20-21页
    2.3 混沌的判断准则第21-24页
        2.3.1 Lyapunov指数第21-22页
        2.3.2 庞加莱截面法第22页
        2.3.3 Kolmogorov熵第22-23页
        2.3.4 功率谱法第23页
        2.3.5 分维数分析法第23-24页
    2.4 混沌与密码学之间的联系第24-26页
        2.4.1 流密码与混沌第24-25页
        2.4.2 分组密码与混沌第25页
        2.4.3 公钥密码与混沌第25-26页
        2.4.4 图像加密与混沌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基于细胞神经网络的伪随机数生成方法第28-42页
    3.1 相关混沌映射第28-32页
        3.1.1 Logistic映射第28-29页
        3.1.2 六维细胞神经网络第29-32页
    3.2 伪随机数生成方法第32-34页
    3.3 安全性分析第34-39页
        3.3.1 密钥空间分析第34-35页
        3.3.2 密钥敏感性分析第35页
        3.3.3 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3.3.4 NIST随机性检测第36-37页
        3.3.5 国密随机性检测第37-38页
        3.3.6 攻击分析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四章 用于数字图像加密的仿真测试第42-48页
    4.1 信息熵分析第43-44页
    4.2 直方图分析第44页
    4.3 相关性分析第44-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5.1 结论第48页
    5.2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理光学法的太赫兹波导体目标散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视觉专家大脑局部功能与结构可塑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