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概况 | 第19-33页 |
2.1 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1.1 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 | 第19-20页 |
2.1.2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 第20-21页 |
2.2 分布式光伏技术概述 | 第21页 |
2.3 “农光互补型”光伏发电技术 | 第21-33页 |
第3章 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53页 |
3.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 | 第33页 |
3.2 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7页 |
3.2.1 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和预测 | 第33-34页 |
3.2.2 项目站址的选择 | 第34-35页 |
3.2.3 光伏阵列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4 相关设备选型 | 第36页 |
3.2.5 项目运行维护 | 第36-37页 |
3.2.6 技术评价指标选取 | 第37页 |
3.3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2页 |
3.3.1 成本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3.3.2 收益因素分析 | 第38页 |
3.3.3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1页 |
3.3.3.1 动态指标 | 第38-40页 |
3.3.3.2 静态指标 | 第40-41页 |
3.3.4 经济评价指标选取 | 第41-42页 |
3.4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3.4.1 经济影响 | 第42页 |
3.4.2 环境影响 | 第42-43页 |
3.4.3 社会评价指标选取 | 第43页 |
3.5 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3.6 评价模型建立 | 第44-46页 |
3.7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50页 |
3.7.1 一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6页 |
3.7.2 二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6-47页 |
3.7.3 三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7-50页 |
3.8 综合评价各项指标权重 | 第50-53页 |
第4章 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证研究 | 第53-67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53页 |
4.2 综合评价指标确定 | 第53-63页 |
4.2.1 技术指标 | 第53-58页 |
4.2.1.1 太阳能资源条件 | 第53-54页 |
4.2.1.2 场址条件 | 第54-55页 |
4.2.1.3 系统性能 | 第55-58页 |
4.2.2 经济指标 | 第58-63页 |
4.2.2.1 盈利能力 | 第60-61页 |
4.2.2.2 偿债能力 | 第61-63页 |
4.3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第63-67页 |
4.3.1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63-65页 |
4.3.2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第65-66页 |
4.3.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第66-6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及指导老师简介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