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除草剂的概述 | 第11-14页 |
1.2.1 有机除草剂的种类 | 第12-13页 |
1.2.2 除草剂的发展展望 | 第13-14页 |
1.3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概述 | 第14-18页 |
1.3.1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类除草剂的种类 | 第14-17页 |
1.3.2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展望 | 第17-18页 |
1.4 唑啉草酯的介绍 | 第18-19页 |
1.4.1 唑啉草酯的性状简介 | 第18-19页 |
1.5 唑啉草酯的路线研究 | 第19-26页 |
1.5.1 中间体[1,4,5]-氧杂二氮杂草溴化氢盐的合成研究 | 第19-21页 |
1.5.2 中间体 2-(2,6-二乙基4甲基苯)丙二酰胺的合成研究 | 第21-25页 |
1.5.3 唑啉草酯的合成路线 | 第25-26页 |
1.6 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1.6.1 立项依据 | 第26页 |
1.6.2 研究任务 | 第26-29页 |
第2章 [1,4,5]-氧杂二氮杂草溴化氢盐的合成 | 第29-43页 |
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2.2.1 甘二醇二甲烷磺酸酯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2 叠氮二羧酸二叔丁酯的合成 | 第30页 |
2.2.3 4,5-双-叔丁氧基羰基-[1,4,5]氧杂二氮杂草的合成 | 第30-31页 |
2.2.4 [1,4,5]-氧杂二氮杂草溴化氢盐的合成 | 第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2.3.1 甘二醇二甲烷磺酸酯的合成 | 第31-34页 |
2.3.2 叠氮二羧酸二叔丁酯的合成 | 第34-36页 |
2.3.3 4,5-双-叔丁氧基羰基-[1,4,5]氧杂二氮杂草的合成 | 第36-39页 |
2.3.4 [1,4,5]-氧杂二氮杂草溴化氢盐的合成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2-(2,6-二乙基4甲基苯)丙二酰胺的合成 | 第43-57页 |
3.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2.1 4-甲基-2,6-二乙基溴苯的合成 | 第43-44页 |
3.2.2 2-(2,6-二乙基4甲基苯)丙二腈的合成 | 第44页 |
3.2.3 2-(2,6-二乙基4甲基苯)丙二酰胺的合成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3.3.1 4-甲基-2,6-二乙基溴苯的合成 | 第45-48页 |
3.3.2 2-(2,6-二乙基4甲基苯)丙二腈的合成 | 第48-52页 |
3.3.3 2-(2,6-二乙基4甲基苯)丙二酰胺的合成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唑啉草酯的合成 | 第57-67页 |
4.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4.2.1 8-(2,6-二乙基4甲基苯)四氢吡唑[1,2-d][1,4,5]-氧杂二氮杂草-7,9-二酮的合成 | 第57-58页 |
4.2.2 唑啉草酯的合成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谈论 | 第58-65页 |
4.3.1 8-(2,6-二乙基4甲基苯)四氢吡唑[1,2-d][1,4,5]-氧杂二氮杂草-7,9-二酮的合成 | 第58-62页 |
4.3.2 唑啉草酯的合成 | 第62-65页 |
4.4 唑啉草酯的表征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71页 |
5.1 结论 | 第67-69页 |
5.1.1 合成路线 | 第67页 |
5.1.2 工艺优化 | 第67-68页 |
5.1.3 产品的表征 | 第68-69页 |
5.2 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