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1 材料 | 第17-18页 |
1.1 菌株与细胞株 | 第17页 |
1.2 质粒 | 第17页 |
1.3 抗体 | 第17页 |
1.4 细胞培养试剂 | 第17页 |
1.5 常用试剂盒 | 第17-18页 |
1.6 分子生物学工具酶及其它试剂 | 第18页 |
1.7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 方法 | 第18-25页 |
2.1 质粒构建与鉴定 | 第18-23页 |
2.2 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 | 第23页 |
2.3 Westernblot分析 | 第23页 |
2.4 荧光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 第23-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45页 |
1.ERα转录因子的筛选 | 第25-37页 |
1.1 ERα启动子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第25-27页 |
1.2 在乳腺癌细胞中测定46个启动子突变体的活性 | 第27-29页 |
1.3 转录因子的初筛选 | 第29-32页 |
1.4 转录因子的复筛 | 第32页 |
1.5 在ZR75-1中检测8个转录因子对ERα表达的影响 | 第32-33页 |
1.6 在Mcf-7中检测8个转录因子的活性及其对ERα表达的影响 | 第33-34页 |
1.7 转录因子作用位点的确认 | 第34-37页 |
2.ERβ相关激酶的筛选 | 第37-45页 |
2.1 ERα和ERβ的蛋白序列比对 | 第37页 |
2.2 ERβ点突变体的构建及其表达鉴定 | 第37-39页 |
2.3 ERβ点突变体活性的测定 | 第39-40页 |
2.4 ERβ磷酸化位点分析 | 第40页 |
2.5 相关激酶的筛选 | 第40-42页 |
2.6 激酶磷酸化位点的确定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8页 |
重要实验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1.重要实验结论 | 第48页 |
2.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