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西非货币区和西非法郎区的银行体系比较及合并前景 | 第9-17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2 货币联盟 | 第10页 |
1.3 殖民地货币系统的融合 | 第10-13页 |
1.3.1.从货币一体化到经济一体化 | 第12-13页 |
1.4 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WAEMU) | 第13-17页 |
1.4.1 历史和目前情形 | 第13-14页 |
1.4.2 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WAEMU)宗旨 | 第14页 |
1.4.3 贸易政策 | 第14-15页 |
1.4.4 西非中央银行 | 第15-16页 |
1.4.5 西非地区的股票交易 | 第16-17页 |
2.西非会计发展历程 | 第17-34页 |
2.1 从1957年到1970年 | 第17页 |
2.2 1970年的非洲与马尔加什共同组织规定 | 第17-20页 |
2.2.1 非洲与马尔加什共同组织会计规定的目标和账户结构(基本账户) | 第18-19页 |
2.2.2 会计原则 | 第19页 |
2.2.3 基本会计标准 | 第19-20页 |
2.3 从1998到现在:西非会计系统SYSCOA | 第20-33页 |
2.3.1 会计系统标准化 | 第21页 |
2.3.2 西非会计系统的目标是: | 第21-22页 |
2.3.3 西非会计系统总述 | 第22-24页 |
2.3.4 应用范围 | 第24页 |
2.3.5 会计体系需求 | 第24页 |
2.3.6 强制账薄 | 第24-25页 |
2.3.7 年度财务报告 | 第25-26页 |
2.3.8 估价规则 | 第26页 |
2.3.9 配比原则 | 第26-27页 |
2.3.10 会计档案的法律规定 | 第27页 |
2.3.11 编制和审计财务报告 | 第27页 |
2.3.12 西非公认会计准则 | 第27-29页 |
2.3.13 主要变动 | 第29页 |
2.3.14 西非会计系统的创新 | 第29-30页 |
2.3.15 原先会计系统的持续性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某些特征 | 第30-31页 |
2.3.16 西非会计系统中同样的影响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国际会计信息系统 | 第34-42页 |
3.1 国际会计信息系统 | 第34-36页 |
3.2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第36页 |
3.3 管理者的行为和会计信息的应用 | 第36-42页 |
3.1.3 会计的发展及其分类 | 第38-42页 |
4.西非会计系统与中国的会计系统、国际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 | 第42-59页 |
4.1 中国会计准则的历史沿革 | 第42页 |
4.2 中国会计准则、规则和操作 | 第42-43页 |
4.3 中国会计的财务报告 | 第43-44页 |
4.4 中国会计的会计计量 | 第44-45页 |
4.5 中国会计协调的措施 | 第45-46页 |
4.6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准则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 第46-47页 |
4.7 西非会计体系(SYSCOA)和中国会计新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47-54页 |
4.7.1 改革的原因 | 第47-48页 |
4.7.2 改革的内容 | 第48-49页 |
4.7.3 会计规范形式 | 第49-50页 |
4.7.4 会计与税收的关系 | 第50-51页 |
4.7.5 会计的“概念框架 | 第51-52页 |
4.7.6 制约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经济条件 | 第52-54页 |
4.8 西非会计系统和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的比较 | 第54-59页 |
4.8.1 相同点 | 第54-55页 |
4.8.2 不同点 | 第55-59页 |
5.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符号说明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