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人造石油论文--油页岩加工论文

松辽盆地油页岩加热过程储集物性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2-22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1.2 存在问题第14页
        1.1.3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1.4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泥页岩孔隙类型和储集空间第15-16页
        1.2.2 热演化与孔隙演化的关系第16页
        1.2.3 油页岩储集物性研究手段第16-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第18-2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3.3 技术关键第20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20页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第20-22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2-29页
    2.1 区域构造特征第23-24页
    2.2 地层发育特征第24-29页
        2.2.1 松辽盆地主要充填地层第24-27页
        2.2.2 研究层段特征第27-29页
第3章 研究区油页岩原位实验现状第29-45页
    3.1 众城油页岩原位开展进展第29-30页
    3.2 吉林大学原位开采进展及室内实验第30-37页
        3.2.1 近临界水对油页岩中有机质抽提第30-32页
        3.2.2 高压-工频点加热原位裂解油页岩第32-35页
        3.2.3 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第35-37页
    3.3 国内外其他原位开采实验第37-45页
        3.3.1 燃烧加热技术第37-39页
        3.3.2 物理加热技术第39-44页
        3.3.3 局部化学法热解第44-45页
第4章 取样及实验技术方法第45-51页
    4.1 取样第45页
    4.2 实验技术方法第45-51页
第5章 低温干馏过程中油页岩的变化特征第51-66页
    5.1 未加热前油页岩特征第51-54页
        5.1.1 岩石学及有机参数特征第51-52页
        5.1.2 有机岩石学及有机质类型第52-54页
    5.2 含油率演化特征第54-57页
    5.3 有机参数演化特征第57-64页
        5.3.1 有机质丰度第57-60页
        5.3.2 生烃潜力第60-62页
        5.3.3 最高热解峰温第62-63页
        5.3.4 灰分及发热量第63页
        5.3.5 有机质演化特征第63-64页
    5.4 矿物组合演化特征第64-66页
第6章 低温干馏过程中储集物性变化特征第66-73页
    6.1 加热后岩石变化特征第66-67页
    6.2 氮气吸附第67-69页
    6.3 高压压汞第69-70页
    6.4 扫描电镜观察及CT扫描第70-73页
        6.4.1 扫描电镜特征第70-71页
        6.4.2 CT扫描第71-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母页岩分级干馏工艺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
下一篇:准东煤电动力学脱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