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氧化石墨烯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能 | 第9-11页 |
1.2.2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11-12页 |
1.2.3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1.3 石墨烯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1 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能 | 第13-14页 |
1.3.2 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14-15页 |
1.3.3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5页 |
1.4 铃木反应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1 铃木反应的机理 | 第15-16页 |
1.4.2 负载钯催化剂 | 第16-17页 |
1.4.3 铃木反应的应用研究 | 第17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1.5.1 论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5.2 论文的内容 | 第17-18页 |
1.5.3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及溴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第19-27页 |
2.1 实验内容 | 第19-21页 |
2.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第19-20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页 |
2.1.3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20-21页 |
2.1.4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1页 |
2.1.5 溴化石墨的制备 | 第21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2.3.1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22页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23页 |
2.3.3 热重分析(TG) | 第23-24页 |
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4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取代基苯硼酸单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34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27-30页 |
3.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第27-28页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8页 |
3.1.3 对己基苯硼酸的制备 | 第28-29页 |
3.1.4 硼酸芴的制备与表征 | 第29-30页 |
3.2 表征方法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3.3.1 熔点分析 | 第30页 |
3.3.2 质谱分析(MS) | 第30-31页 |
3.3.3 核磁共振(~1H-NMR) | 第31-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π共轭体系接枝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4-43页 |
4.1 实验内容 | 第35-36页 |
4.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第35页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5-36页 |
4.1.3 铃木反应制备接枝材料 | 第36页 |
4.2 表征方法 | 第36-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4.3.1 产品的溶解性及形态 | 第37页 |
4.3.2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37-38页 |
4.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8-39页 |
4.3.4 热失重分析(TG) | 第39-40页 |
4.3.5 核磁共振分析(~1H-NMR) | 第40页 |
4.3.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40-41页 |
4.3.7 紫外光谱(UV) | 第41-42页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附录 本人在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