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对照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系统评价 | 第9-35页 |
一 资料与方法 | 第9-18页 |
1 研究设计 | 第9-10页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3 RCT检索策略及收集 | 第11-17页 |
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二 结果 | 第18-23页 |
1 文献检出情况 | 第18页 |
2 结果测量 | 第18-19页 |
3 统计分析结果 | 第19-23页 |
4 敏感度分析 | 第23页 |
5 倒漏斗图检测 | 第23页 |
三 讨论 | 第23-28页 |
1 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 第23-24页 |
2 研究的缺陷 | 第24-26页 |
3 本系统评价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26-27页 |
4 结论 | 第27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附录一 Jadad量表 | 第32-33页 |
附录二 方法学质量评价 | 第33-34页 |
附录三 干预措施简化对比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第35-57页 |
一 祖国医学对鼻鼽的论述 | 第35-42页 |
(一) 释名 | 第35页 |
(二) 病名 | 第35-36页 |
(三) 病因病机 | 第36-42页 |
二 西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 第42-55页 |
(一) 分类 | 第42-43页 |
(二) 临床表现 | 第43页 |
(三) 发病机制 | 第43-55页 |
三 治疗 | 第55-57页 |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四部分 附:跟师病案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