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1章 代理权产生之比较 | 第13-18页 | 
| 1.1 大陆法系代理权的产生 | 第13页 | 
| 1.2 英美法系代理权的产生 | 第13-16页 | 
| 1.3 两大法系代理权产生根据的异同 | 第16-18页 | 
| 第2章 代理权的概念与性质 | 第18-34页 | 
| 2.1 代理权概念的提出 | 第18页 | 
| 2.2 代理权性质 | 第18-27页 | 
| 2.2.1 有关代理权性质之学说 | 第19-21页 | 
| 2.2.2 关于代理权学说之评析 | 第21-23页 | 
| 2.2.3 代理权之权利性 | 第23-27页 | 
| 2.3 法定代理权质疑 | 第27-29页 | 
| 2.4 委托代理质疑 | 第29-34页 | 
| 第3章 授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 | 第34-42页 | 
| 3.1 关于授权行为性质的评价 | 第34-38页 | 
| 3.2 授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 | 第38-42页 | 
| 第4章 代理权授权不明及归责 | 第42-48页 | 
| 4.1 授权不明的判定 | 第42-44页 | 
| 4.2 授权不明的归责 | 第44-48页 | 
| 第5章 代理权行使之限制 | 第48-53页 | 
| 5.1 禁止越权代理 | 第48-49页 | 
| 5.2 禁止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 第49-51页 | 
| 5.3 禁止代理人的懈怠和诈害行为 | 第51-52页 | 
| 5.4 禁止违法事项的代理和利用合法的代理关系进行违法代理活动 | 第52-53页 | 
| 第6章 代理权之消灭 | 第53-60页 | 
| 6.1 代理权消灭的法定事由 | 第53-55页 | 
| 6.2 对《民法通则》关于代理权消灭原因的评价 | 第55-59页 | 
| 6.3 代理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注释 | 第64-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